-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福建泉州是制造业大市,是传统产业的集聚区。统计显示,2014年泉州制造业总产值达1.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纺织服装、鞋业、建筑建材、水暖卫浴等传统产业占据半壁江山。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经营的国际化,市场需求变化正助推泉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29日从泉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泉州传统产业正逐步提高智能化水平,泉州制造业迈入智能制造时代。 据悉,泉州市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生产广泛应用智能装备,在纺织、服装、制鞋、建材、食品、机械等传统产业已建设改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控一代示范生产线。 目前,泉州市企业采用国产数控技术和伺服系统达1000多套,数控机床达100多套,建材行业200多套,建设石材数控加工自动化生产线10多条,相关应用企业减少用功20%~30%。 不仅如此,泉州9大产业行业协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00多家传统制造业相关企业都参与到智能制造建设中,参与企业共申报相关专利3000多项,带动全社会相关研发费用投入达10亿多元,形成了全社会推动智能制造建设的协同创新良好氛围。 泉州市更是高度重视,于2015年3月发布《泉州制造2025》,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以下简称两化)融合在设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向深度融合方向发展,将智能制造作为工作推进重点,大力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建设。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为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泉州市共补助项目31个,培育22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补助金额共1553.4万元,有效提升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 泉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该市的五大传统产业和五大新兴产业企业为重点,坚持不懈开展两化融合示范工程建设,推动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 数据显示,泉州市已拥有***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2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通过2家、试点12家、省级试点2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4家,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7家、重点培育企业上百家,92个项目列入2015年福建省两化融合重点建设项目,各项数据均居福建省前列。 该负责人还表示,泉州市将继续贯彻落实相关产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健全两化融合工作机制,发挥财政专项资金引导作用,让泉州加速跨入智能制造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