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有色行业步入寒冬,青海的锂业发展却迎来暖意。今年头两个月,西矿集团青海锂业有限公司电池级碳酸锂热销,利润约1.3亿元,创企业发展新高。
无独有偶,今年一季度,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一份闪亮的答卷让十三五的开局分外耀眼:其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亿元,同比增长13%;完成工业销售收入62.52亿元,同比增长17%;完成工业增加值20亿元,同比增长14%。
更值得一提的是,《青海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日前通过专家评审。该《规划》围绕省委131目标要求,在全面总结青海省十二五科技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青海省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十三五是青海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131总体要求的关键时期。开局之年有如此作为,充分印证了青海省委省政府把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摆在青海全省发展大局的核心位置,进而推动创新动能加快成长、化蛹成蝶,促进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凤凰涅??的决心和信心。
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新增长,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回首2015年,是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克服多种困难和挑战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也是科技战线付出辛勤劳动,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
这一年,青海省深入实施科技支撑工程和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新成果和申请专利数量大幅度增长,储能电池形成完整产业链,第三代高倍聚光太阳能板落户我省,风电整机制造、金属镁与合金新材料研发、光纤预制棒制造等取得重大突破,风光与水光互补关键技术、大尺寸蓝宝石生产##,研制生产出世界上*长的P91无缝钢管,系列数控机床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低品位难开采钾盐高效利用技术的应用,使察尔汗盐湖钾盐利用率由27%提高到74%,可利用量由1.45亿吨增加到4亿吨,科技进步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
这一年,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增长27%,总数达到118家,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达到314.96亿元、增长31.82%,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增速4.2倍。积极推动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建设,青海***高新区完成工业增加值89亿元,同比增长18%,大通北川工业园、海东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列入省级高新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这一年,新建成藏药新药开发和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研究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实现零突破,省级重点实验室达到60个;新建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54家;组建镁产业和锂产业两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创新技术联盟达到24个;西宁市被列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与此同时,企业主体作用有了新增强。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占全省科技投入的67%,专利申请量占全省的65.1%,成为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的主导,###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驱动器。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主动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大力开展原始创新、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和产业链延伸,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系列科技发展成就的取得,为全省十二五圆满收官作出了积极贡献。
培育创新动能时不我待,壮大创新主体势在必行,深化创新体制箭在弦上。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实现新旧动力转换。
众所周知,青海自然资源丰富而独特,但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又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走依靠科技进步赢得发展之路,是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实现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进入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当前,青海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的支撑###,全社会对科技的需求####,对科技工作的高水平要求同样####。
正如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厅长解源所言,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青海既要加快发展,又要保护生态,加之远离中国几个大的经济中心区,各种成本高昂。因此,其发展的门槛很高,对产品的价值要求也高,对产业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如何走出既能保持生态协调稳定,又能提高人民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繁荣发展,就必须更加深入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必须更加全面、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更紧密地依靠科技进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和社会共同繁荣的发展模式。
思路决定出路。就拿盐湖提锂来说,占世界盐湖锂资源储量三分之一以上的青海盐湖,由于锂含量低,锂资源提取难度极高。随着青海锂业有限公司开发出适宜于东台盐湖提锂及综合利用的工业化技术,以及碳酸锂产品的正式下线,标志着青海在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的技术难题获得重大突破,也标志着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取锂盐的离子选择迁移合成法新技术的诞生,从而为大规模开发盐湖资源,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增强了技术保障。
公司通过生产工艺改进实现了三废零排放,生产过程无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工序,安全性高,符合国家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要求。同时,采用的离子选择迁移合成碳酸锂技术,具有工艺路线先进、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高、成本低和清洁生产等特点,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青海锂业公司总经理马军认为。
近年来,青海省以实施百项创新攻坚工程为抓手,以123科技支撑工程、1020生态农牧业科技支撑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为依托,大力升级传统产业,不断化解过剩产能,力争在促进企业创新产品、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上实现新突破。
与此同时,紧紧围绕培育成长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技术改造、互联网 和市场机制,激活创新要素、衔接创新链条,着力攻克盐湖锂盐高纯化、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产业化提升、铝镁合金深加工、光热储能等一批关键技术,提升产业科技含量,逐步培育新的增长动能,使老产业焕发新活力、老树长出新枝芽。
数据显示,已成为青海全省现代中藏药生产基地,以高原特色动植物资源为依托的保健品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以数控机床、专用车、石油机械为重点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的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入十三五开局,园区产业结构转型呈现出新特点:主导产业调结构、促转型成效初显。中成药制造和食品工业产值增幅继续保持在25%以上,特色资源精深加工及中藏药产业实现产值35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57%,同比增长24%;为西部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重要借鉴。
如何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产出较多的产品,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如何让发展更好地体现为科技含量的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产业层次的提升?青海正在以创新发展的理念,紧紧依靠结构性改革和科技创新,用创新的翅膀带动经济飞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