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过去发展所依靠的人口、土地资源等红利不再存在,何以驱动新一轮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新旧动能迭代更替,将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视作双引擎。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折射出创新正成为###发展的**动力。

7月23日,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我们企业一定要在创新上下足功夫。7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一如既往地呼吁,创造才能改变世界,不能去模仿、去嫁接、去依赖别人的技术,创造才能真正改变社会。很显然,这家始终站立在中国经济发展前沿的制造企业,对于创新有着更为清晰也更为深刻的认知。
而从一家小企业成长为世界知名企业,格力发展的秘诀是什么?格力人的普遍回答是:创新###。
当下,新一轮的创新###,正在驱动格力踏上新的征程从单一的空调生产商到多元化的装备制造企业,格力正在跨入它的多元化时代,这是格力的中国梦,也是中国的制造梦。
不是有钱任性,而是志存高远
几个月前,这家享誉世界的空调生产企业,收购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曾引来有钱任性的批评。也有一些人士将格力此举称为玩跨界,和某些互联网公司相提并论。
这是外界对格力的误读。
银隆新能源是一家以锂电池材料为核心,集锂电池、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整车制造、智能电网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企业。格力收购珠海银隆,不是要造新能源汽车,而是看中其锂电池的优势。

论坛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发表创造改变世界的主题演讲。
很多人说我们是跨界收购,实际上我们是协同发展。收购成功以后,我们打算把所有的新能源技术融为一体,可以解决一个家庭甚至一栋楼宇的能源问题。董明珠如是说。
事实上,格力很早就已经开启了多方位的产业布局,但冰箱、小家电、手机等业务多是通过企业内部推动的方式进行扩张,通过技术优势的积聚和发挥,带动产业链的拓展和深化。目前,格力已经形成了它的多品类、多品牌的多时代,除格力外,格力电器还拥有大松(生活电器)、晶弘(冰箱)、凌达(压缩机)、新元(电子)、凯邦(电机)等5个品牌,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品牌族群。
那么,以格力为代表的中国造的未来,究竟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更胜一筹呢?在高峰论坛上,董明珠表示,专业化和多元化取决于企业的实力,我们要做一个有实力的企业,就要脚踏实地地积蓄技术能力和人才资源,面对外界瞩目的格力多元化道路,董明珠解释说,格力专业化的思路并没有变,只是产品品类的多元化。格力将保持专业化的战略,加紧创新技术研发,保证无风险进入多元化。
从一条跑道到多条跑道,格力的多元化,做的是加法,更是乘法。
从空调的优势出发,格力的创新优势和技术实力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以空调、手机、小家电等产品为代表的智能产品,以机器人、物流系统、机床、模具等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形成了格力的双智多元化,这是格力创新的成果,也是格力新一轮转型升级的开端。在高峰论坛上,董明珠底气十足地说,你们以后用格力手机遥控着家里的电器,回到家里享受着格力产品给你们带来的舒适和愉悦,未来出去还可能坐上我们格力的银隆汽车。
由此可以管窥格力这家企业的雄心壮志。不玩概念,不搞噱头,根据自身业务发展自己,靠练好内功来强身健体,靠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这就是格力的性格。
坚守创新,不忘初心
从空调转型到做智能装备,仅仅3年时间,产品已经覆盖到装备制造业多个领域。格力是怎么做到的?

现场嘉宾围绕中国造的未来:专业化VS多元化主题展开高峰对话。
我觉得一定要走自主研发道路,格力电器这三年来*大的转变,从过去的模仿型设计,追随型的设计,到现在原创性设计,这是一个根本颠覆性的一次转变。这是董明珠的回答。
创新是企业竞争的##力量。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创新,不断地向消费者提供严谨、优质的产品,用工匠精神将###中国制造升级。
回望格力的发展,自主创新,从来都是这家企业成长的基因。
在创新上的不断追求,对于工匠精神的坚守,支撑着她不断裂变、壮大,从*初仿制外国产品、求购日本企业技术被拒,到累计申请专利2万余项、打破长期被欧美垄断的局面、自主拥有13项国际**级核心技术;从险些被外资企业并购,到击败世界空调产业鼻祖美国开利公司,赢得北京人民大会堂项目招标。短短20多年间,格力改写了全球百年空调产业格局。
曾到格力采访的新华社记者这样写道:格力能够成为中国制造创新转型标杆,关键在于有以董明珠为代表的企业家工匠精神、构建现代创新体系以及改革开放前沿沃土提供的良好外部环境。这种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是*可怕的力量。
从*早突出产品的格力电器创造良机,到突出质量的好空调格力造,再到突出技术的掌握核心科技,突出责任担当的让天空更蓝,大地更绿,*后到彰显情怀的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或许从格力口号的变化上,更能感知到这家企业的雄心与抱负,这不仅是一次次品牌的突破与创新,更是对中国制造的承诺和兑现。
创新源于梦想。创新,是为了创造,创造改变世界,创造让世界更加美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01年,格力在试图购买日本企业专有技术时,遭遇对方断然拒绝,甚至在拆开国内客户购买的日本样机进行原样测绘时,都看不懂对方硬件设计意图。正是在这种尴尬之下,格力开启了它的技术自主创新之路,从此,格力让中国人用上了自己造的好空调。
2015年,当国人蜂拥而至日本购买当地高价的电饭煲时,为了让国人用得上国产的优质电饭煲,格力潜心研制出了大松IH电饭煲,用一碗饭为中国造正名,品质赛过日本高端电饭煲的大松IH电饭煲成了网红,更让中国造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