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机床附件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高端制造参与国际竞争 珠西应成为重要“接口”
2016年09月29日 14:38 中国机床商务网

  广东要发展高端制造业,参与高层次的国际竞争,就必须加快突破核心技术,打破跨国公司技术垄断,并努力围绕核心技术开发新的产品,新的商业模式,打造新的产业链。在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石勇看来,作为一个加工贸易大省,广东需改变贸工技的发展模式,向技工贸发展转变,把科技创新放到首要位置,用产业链的思维去培育基础领域。

  当前,全球制造业结构正不断调整,发展模式也在逐步转变。石勇认为,这为珠西装备制造业切入高端环节、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机遇。在新形势下,利用其改革开放前沿的优势,珠西应打造平台、接口、网络全方位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支撑体系,以编织产业的网来兜住技术变革的机遇和国家产业政策的红利。

  广东要发展高端制造业,参与高层次的国际竞争,就必须加快突破核心技术,打破跨国公司技术垄断,并努力围绕核心技术开发新的产品,新的商业模式,打造新的产业链。

  由轻到重

  装备制造将成技术创新主战场

  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地域优势和政策红利,珠三角地区乃至整个广东的轻工业迎来蓬勃发展之势。如今,广东制造业产业结构正由轻向重转变,装备制造业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当前,广东人均GDP已达1.08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而研究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人均GDP达1万美元时,轻纺、家电、家俱等制造业都进入缓慢增长甚至负增长。在石勇看来,接下来装备制造业、汽车、石化等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其中,装备制造业将成为各行各业技术创新的主战场。

  长期以来,石勇一直关注着广东制造业发展。在他看来,近年来,广东以轻为主的产业结构,正在向以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

  一组数据或可佐证。2015年珠江西岸新引进了投资额超1亿元的装备制造业项目179个,其中投资额超10亿元项目44个,总投资1418.6亿元,囊括了如日本安川机器人、三一风电装备等一批龙头项目,以及博科数控、科凯达机器人等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专精尖优质项目。

  众所周知,智能制造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广东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也成效颇丰。

  石勇称,智能制造主要由三大领域构成:一是智能产品,如深圳大疆的无人机、珠海云州的无人船等;二是智能生产系统,如格力电器实施垂直整合战略,开发生产家电等所需的智能装备和智能生产线;三是智能供应和服务体系,如深圳云谷天安以智慧园区为平台,大幅度提高各种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效率。

  那么,如何评判广东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呢?石勇认为,智能制造本质就是两化深度融合。对一个地区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考量,可以从政府谋划、技术集群和企业生态三个方面来进行。

  在政策层面,广东积极对接国家政策,出台了系列文件,切实了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同时,在技术和集群发展上,广东也可以位列国内**方阵。针对企业生态,石勇认为,在保有家电等传统制造业的明显优势之余,广东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也诞生了一批领军企业,在这一轮产业变革过程中,新旧优势如果能够很好地结合,广东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地区。

  从贸工技转向技工贸

  三条路径修炼制造业内功

  如今,广东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回流,二是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低成本竞争,两者构成了双重挤压。而本地成本要素价格普遍上升、人口红利逐步减弱、土地资源和环境要素日益趋紧等,也成为制约广东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广东一直是外贸大省,但准确地讲,是加工贸易大省。石勇称,长期以来,广东两头在外,中间加工的制造模式,决定了其不是一般贸易大省,如瓦锡兰船舶动力发动机的配套产品80%是来自广东省外。

  缺乏产业核心技术的制造业发展,多像海边沙雕,易成形,但也易受外界冲击而毁灭。石勇认为,广东要发展高端制造业,参与高层次的国际竞争,必须加快突破核心技术,打破跨国公司技术垄断,并努力围绕核心技术开发新的产品,新的商业模式,打造新的产业链。

  石勇建议,未来广东应改变贸工技的发展模式,向技工贸发展转变,把科技创新放到首要位置,用产业链的思维去培育基础领域。任何基础领域,如果得不到上下游的支撑和滋养,也会慢慢衰竭,所以对广东来说,强基就是强链。

  要实现强链,石勇提出了三条路径:**条路径是从前端开始,延产业链正向创新,即自然进化。

  很多欧洲、日本、美国装备制造业大企业都是由采掘业延伸至冶炼业,再逐步进化到金属产品制造,*后成为装备的关键零部件制造商、整机制造商。在他看来,这种产业链的自然进化过程,使这些装备制造企业的基础扎实,内力绵长,即使很一般的产品也能注入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技术,*终制造出高端的产品。

  第二条路径是从后端做起,沿产业链逆向创新。以格力电器为例。它利用自身懂制造工艺的优势,研制开发生产家电的工业母机,再在这个基础上攻克关键的零部件。石勇说。

  第三条则是从用户做起。石勇表示,在基础制造领域的创新生态中,用户是*重要的一环,比如东莞的三国模式,劲胜精密主动选择国产的智能装备、数控系统和工业软件,从需求侧发力,更有助于基础领域的成长和突破。

  制造业发展正趋于多元和开放

  珠西应打造接口经济连通内外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如今珠江西岸地区已成为广东重要的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错位发展、分工协作、特色鲜明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

  去年1月,广东省出台的《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中也指出,加快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是珠江西岸各市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对于广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当前,全球制造业结构正不断调整,发展模式逐步转变,这给珠西装备制造业切入高端环节、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机遇。在石勇看来,随着全球制造技术的不断突破,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逐渐走向多元和开放。

  要发展高端制造业,需要一种新的支撑体系。石勇以美国为例,它在重振制造业的过程中着重于平台建设和网络建设,提出要打造产业公地,通过向企业提供开放共享的知识资产和优势设施来提升其竞争力。

  在新形势下,珠西也应利用改革开放前沿的优势,打造平台、接口、网络全方位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支撑体系。石勇逐一分析道。

  所谓平台,主要是聚集优势资源,实现人才、技术和资本的集聚效应;而接口,则是企业和有机资源的桥梁,为企业提供持续的、动态的、定制化的支持。

  从更##的系统层次来看,珠西应该努力打造珠三角高端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接口,打造接口经济,构建珠三角制造业和国外、港澳高端资源连接的通道,推动内网和全球创新网络、制造网络的联通。石勇称。

  他还表示,在平台和结构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珠西高端制造业应该致力于生产、创新网络的扩张和优化,提升创新资源的广度,在全国乃至全球实现资源整合和价值实现,以编织产业的网来兜住技术变革的机遇和国家产业政策的红利。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28395号-32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