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日前,美国苹果公司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新一代苹果智能手机iPhone7系列产品露真容,其强大的防水性能成为亮点,引来果粉热捧。为苹果手机这一技术升级提供保障、承担iPhone7所有零部件防水测试任务的,正是位于苏州高新区的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如何才能通过层层严苛筛选,打入苹果等行业巨头的生产链?在富强科技展厅内,一条智能组装检测线给出答案。通过这套实时检测系统,每款产品从订单下达,到仓库出料、组装、检测,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可随时掌控,产品的良率、设备的动态也会在大屏幕上同步显示。富强科技总经理吴加富说,以往建一条大规模手机组装线至少要1000至2000人,这条自主研发的作业线全程没有一个工人,由机器完成高速加工和三次元检测等流程,生产成本成倍降低。

富强科技:瞄准智能制造发力 承担iPhone7所有零部件防水测试
大力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主攻智能制造,帮助传统制造业从人海模式中破网而出,富强科技是苏州高新区近年努力的鲜活案例。苏州市副市长、虎丘区委书记徐美健认为,苏州高新区工业基础良好,但制造业对外依存度较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支撑力不足,必须大力推进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的智能制造战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和支撑作用。不久前,苏州高新区先后出台《关于支持工业经济升级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促进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制定引导和支持细则,又在高新区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打造江苏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
在顶层设计整体机制推进下,一批传统企业果断瞄准智能制造发力,迈入发展快车道。
走进川崎精密机械公司的精密生产车间,只见一条由机器人组成的自动生产线上,一个个起伏有序的机器臂,正灵活转动关节完成各自工序。副总经理金日贤指着一款外形粗壮的单臂搬运机器人介绍,这是全行业*快的搬运机器人,能在3.5秒把180公斤重的物体搬上生产线。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被业内看作是颠覆传统生产模式的重要标志。他说,公司每天可生产17台机器人,年产值4亿元左右,线上员工仅42人。
实践证明,智能制造可以有效破解我们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硬约束。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俞愉介绍,目前,像富强科技、川崎精密这样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企业在苏州高新区已有40余家,去年销售超过200亿元,预计今年会更多。
作为全省规模*大、品种*全、销售额*大、出口*多的金属切削机床生产企业,纽威数控装备(苏州)有限公司的生产自动化程度已达50%以上,车床定位精度可达到1/4毫米,产品出厂一年后仍可保持精度无变化,占据行业**地位,公司也相继建立起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
数控机床是装备制造的工作母机,有良好的产品作为基础,我们开始尝试为客户搭建整套解决方案,将各个机床制造环节的信息孤岛互联互通,系统集成,实现远程控制、远程诊断和维修,打造数字化工厂。纽威数控总工程师马宏计介绍,去年,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下线,纽威数控是重要参与者。客机需要100多万个零件,总装要求高,为保证零部件精度,我们的设备会提前进行数字化模拟,把算出的对接数据传送到安装传感器的定位器,自动寻找卡口,保持生产和安装的整个流程无误差。
在传统制造业主动升级的同时,苏州高新区内的诸多互联网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服务工业用户的途径,从外部加挂智力引擎。作为中国移动集团云计算、物联网的全国性研发中心,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开发的多款产品应用在三一重工等智能制造领域。去年,阿里工业云项目落户高新区,该区以此为契机,推动阿里云和重点企业对接,在新能源、医疗器械等行业加速推广工业云运用,将生产过程的大数据引到云端,再邀请全球数据专家进行分析,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智能制造产业在苏州高新区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高新区也先后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两化融合示范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周旭东说,下一步,苏州高新区将更加重视智能制造业和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切实推动苏州创造,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
(原标题:为传统制造业装上智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