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2015年9月18日,韶关成功获批作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配套区,这标志着韶关成为珠西产业带成员之一。从那时起,韶关就将自身定位为珠西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基地,力争通过5至10年时间,打造一个产值超50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这一年来,韶关主动实施融入珠三角战略,成功纳入广佛肇 清云韶经济圈;相继与东莞、广州等珠三角城市签订了对口帮扶、合作协议,在资金、技术、人才、产业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度对接。2015年,韶关规上装备制造企业13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89亿元,实现增加值47.88亿元。

在韶钢特钢生产线上,工人正在操作机器,对钢条进行来回压铸。
化历史优势为发展动力 主动对接珠西产业带
上世纪70年代,装备制造业是韶关人的骄傲。彼时,根据广东省经济发展和行业规划布局的需要,一批专业性较强的机械装备工业企业,迁移至韶关,或在韶关投资建厂。那时,韶关的数控机床拥有量仅次于广州和佛山,排全省第三。
韶关齿轮厂始建于1966年。70年代期间,公司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1998年,公司改制,成为韶关宏大齿轮有限公司,加快企业市场化发展步伐。
2015年,韶关正式成为珠西成员之一后,为宏大齿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珠西产业带不同城市的错位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合作机会。9月14日,该公司企管部部长祝海燕对记者说,如今宏大齿轮年产各类汽车变速器总成3万台、各型齿轮450万件,已是广东省*大的专业齿轮生产企业。
该市经信局局长张才明介绍,在产业对接合作上,韶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举措:一是发挥产业园区特别是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的集聚作用,二是引进一批珠江西岸装备制造行业先进技术和人才,三是促进一批现有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减普增特转结构 打造珠三角特种钢供应基地
尽管目前普通钢材产能严重过剩,韶钢总经理张永生仍对钢材市场充满信心。特钢及其延伸的零部件是高端装备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及配件,广东作为装备制造业大省,钢材自给率不到一半。张永生说。
韶钢原来年产钢能力650万吨,今年,韶钢主动减少生产能力70万吨,淘汰了两座能耗高的小钢炉,同时将现有的10条生产线压缩到了6条生产线;今后将进一步压缩普通钢铁生产规模,使其保持年产350万吨。
在做减法的同时,韶钢也在算加法。今年我们特钢产量将达75万吨,同时,宝钢特钢上海基地的两条生产线也准备搬到韶关,逐步提升特钢生产能力。张永生介绍,目前韶钢的特钢全部是按订单生产,供不应求,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的压力。
按照韶关的发展计划,接下来的五年内,韶关将充分利用韶关特钢装备先进和全流程低成本生产合金结构钢的优势,提高特种钢、优质钢等高端产品所占比重,打造华南地区**的高端优特钢生产基地。
共建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 实现东莞速度+韶关服务**结合
记者在采访中还获悉,韶关着力建设莞韶产业园和华南特钢园。作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园区,两大产业园均由东莞市、韶关市两地主导倾力打造,融汇两座城市的精华,实现了东莞速度+韶关服务的结合。
莞韶产业园是2008年12月由东莞和韶关两市政府共建的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总规划面积53.89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28平方公里,分为韶关工业园区、浈江工业园等。目前,落户园区并已投产的装备机械项目有122个,其中有40家是规上机械制造企业。
华南特钢园则由韶关、东莞两地政府和宝钢集团三方合作建设,以钢铁深加工、粉末冶金等产业为重点,延伸钢铁产业链,培育新型材料和特钢产业集群,力争通过5至10年的努力,把园区发展成为广东钢铁深加工基地。目前,已有锦成国际、广汉泰实业、韶钢、骏宇能源等企业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