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机床附件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科技创新书写“宝鸡制造”神话 助力工业大跨越
2016年10月19日 13:50 中国机床商务网

  在宝鸡,有一群为老工业基地奋力书写新篇章的创新者,他们以产业协同求突破,以创新协同促转型,以区域协同求共融,在城市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大格局中书写着宝鸡制造的神话。

  自主研发的4500米潜水器载人球壳为宝钛集团制造,国内首组用于时速350公里高铁的单开道岔为中铁宝桥集团研发生产,世界*高时速钢轨探伤车为宝鸡南车时代研发,世界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关键设备是宝鸡泰华磁机电技术研究所自行设计制造宝鸡制造励精图治求变革,取得跨越式发展,催生宝鸡石油钢管、宝鸡石油机械等多家企业成为全国隐形###。

  如今,科技进步对我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宝鸡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量体裁衣立足市情解决现实问题

  宝鸡是内陆城市,比起科技资源丰富的发达地区,高校资源、高端人才、金融媒介、服务机构等方面的拥有量都不占优势。以前,宝鸡籍在外发展的科技型创业者,很多人也想过回乡创业,但一想到家乡的科技资源土壤,他们就动摇了,觉得还是留在发达城市好发展。宝鸡以前欠缺持续吸引####人才和项目的创新环境,这有可能使宝鸡在产业转型的浪潮中失去竞争优势。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此有清醒认识:宝鸡企业面临着关键技术自给力低、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等问题,需要依靠协同创新,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产业实现转型升级。2010年,借宝鸡市被科技部列入38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东风,我市打出组合拳,重点围绕汽车及零部件、钛及钛合金、烟酒食品、能源化工、优势装备制造等五大支柱产业,和航空航天、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及光通信、生物医药与健康设备、高档数控机床与智能制造等五大战略新兴产业,做好服务文章,力求培育肥沃的创新土壤和环境。

  宝鸡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大科技资源统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等文件,从增加科技创新投入、落实税收激励政策、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推进产学研合作、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支持企业和个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每年设立3000万元创新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关键技术研发、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等活动。在国内搜救与救援通信等领域摘取多个技术桂冠的陕西烽火通信集团,近年来就获得各级财政科研资金上千万元。

  宝鸡率先在全省建成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释放了主体成长的大活力,为企业提供科技数据文献、专利技术、检测检验等全方位服务,把拥有资源变成了利用资源。

  合纵连横整合资源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中铁宝桥集团近年来没有受到经济低迷的影响,依靠拳头产品,不断收获丰硕果实。谈及竞争之道,企业负责人认为,这是因为宝桥的创新智库有源源不断的营养供给。企业在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重视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为解决产品开发中遇到的创新难题,公司与西南交大、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国内##的专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展开协同合作,把各方利益与成果转化的水平和取得的收益挂钩,确保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近年来,长岭纺电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能一枝独秀,是因为公司始终紧盯****水平,密切与国内###纺织电子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通过人才培养、联合攻关,使企业有了创新的源头、科研院所有了成果转化的基地。据了解,该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占到企业总销售收入的95%以上,纺织电子仪器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70%,并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宝鸡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原则,鼓励企业在异地建立研发机构。中铁宝桥集团、陕西烽火集团、宝石机械、中铁电器化宝鸡器材公司等企业,纷纷在北京、深圳、成都、西安等地建立研发中心,开展行业前瞻性技术预研,攻关技术转化难题。

  宝鸡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进入我市参与建立研发机构,5年来共引进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6人,市上对其奖励资金达382万元。对入选国家####、陕西百人计划的高层次人才,给予科研资助。全市上下形成了爱才、惜才、用才的人才环境。

  宝鸡因为有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实力,近年来不断吸引研究院所将目光投向这里。高新区因为钛产业在全国独树一帜,近年来,建起了国际科技合作创新钛及钛合金基地、钛材交易中心、检测中心,建立了陕西省钛及稀有金属材料产业联盟和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一系列生产研发机构,使研究向后端延伸,服务链条更长。今年,他们还吸引了激光智造服务中心、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宝鸡创新中心、宝鸡高新区智能制造技术中心等项目入驻,为下一步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围绕区域协同创新,宝鸡今年在西安建立科技协同创新西安中心,将依托西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灵活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促进宝鸡企业与西安的研究机构、高校开展多层次合作,共同开启科技资源共享协同创新模式。

  超前谋划未来聚焦创新机制运作

  宝鸡让人铭记的除了青铜器上的铭文,还有科技和梦想、创新和超越、现在和未来。

  我国应用磁学、磁力传动技术方面的##专家赵克中博士,5年前带着技术、资金、##团队,带着实现磁传动技术产业化的美好梦想,来到宝鸡高新区发展,在高新区的支持下,终于开花结果。今年9月14日,宝鸡泰华磁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高温气冷堆关键设备通过验收并发货,标志着我国自行设计、制造、营运的世界**座固有安全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关键系统及设备取得又一项重大突破进展,其技术处于国际**水平。

  来自北京的赵玉林,是北京某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苦心研制,他开发了数字智能焊接机,开启了普通人可以干复杂活的傻瓜焊接新模式,填补了国内空白,取得国家发明专利。赵玉林的项目,得到了宝鸡高新区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除了为他争取创业基金,还推荐很多风投机构给他,使赵玉林的项目得到了创新提升和发展路径的再规划。

  正是因为协同宝鸡创新的土壤养分越来越足,年轻人创业的梦想被点燃:智能腕表、手机智能导游、机器人关节减速机、植保无人机一个又一个新鲜的项目,出现在宝鸡举办的各种投资人见面会上,很多项目负责人拿到了种子基金,有了做强产业的可能。目前,宝鸡已有14家创客空间,昭示着宝鸡创新创业的活力。

  协同创新如同一场分声部的大合唱,唱得和谐不和谐,需要在创新机制上、资源要素的整合上下功夫。未来,宝鸡将做强优势产业、助力新兴产业,力争使工业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从要素支撑向创新驱动转变,让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步伐更加坚定!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28395号-32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