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短短三四年时间,将前卫镇村边的彩钢棚车间变成龙泉工业园区内的标准化厂房,从一个做铸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跻身云南*牛的齿轮加工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机械行业步履维艰之际,仍然手握众多订单满负荷生产。腾达机械到底靠什么创造出这样的辉煌业绩?
历经三四年的追踪采访报道,让记者一次比一次深入地触摸到腾达跳动的脉膊。紧跟技术潮流持续加大投入提升设备水平,让腾达拥有了强健的发展骨架。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打造专业化员工队伍,让腾达流淌着创新的血液。坚持工匠精神专注提质量做精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出腾达持续走强的魂魄。

腾达机械:注入工匠精神 全力以赴打造核心竞争力
成立于2009年的腾达机械,自起步之时,就坚持持续不断提升设备水平强健企业创新发展骨架。从秦川数控到台湾设备,从国内**到世界**,持续不断的投入让其快速跻身云南机械齿轮生产的**方阵。
2013年,腾达机械投资1.6亿元迁建江川龙泉工业园区,更是让其在设备提升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如今走进腾达机械的生产车间,可以看到从656万元的云南首台套德国成型磨齿数控设备,到超过500万元的日本立式磨床,再到产自台湾的数控内延磨床。至今超过6000万元的设备采购投入,让用高端装备武装起来的腾达机械具备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记得企业老总杨艳春对记者说过这样的话:再好的设备还是要人来操作,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技术队伍,设备功能也无法发挥出来,更谈不上做出好产品。自起步之初腾达就将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列入创新发展**要务。
从*初买设备附带提供技术培训开始入手,到与配套企业建立技术协作选送技术人员到大企业培训提升,再将核心技术人才送到省外和国外培训。如今的腾达机械已打造出一支由上百名专业技工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组成的员工队伍,并常年外聘20名省外高端技术人才。
腾达机械的一位负责人汪建明说:机械加工讲的就是精度,来不得半点浮躁。为了缩短三四微米的差距,也许要付出三四十年的努力。
透过汪建明的这番话,记者看到经过暴风骤雨式快速成长起来的腾达开始转入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态势之中??注入工匠精神,树立精品意识,凝心静气练内功,全力以赴打造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当企业伸出援手,帮助因家里失火,一贫如洗的员工;帮助员工陶勇支付母亲做心脏手术的医疗费用;并做出补助每个员工2万元购车款的决定时,企业向员工传导出的是人性的关爱,让员工有了企业如家的感觉。
而感知了企业温暖的员工则有了为之付出的动力,哪怕是在吃饭休息时间,都还在讨论技术问题。技工陶勇完成了中铁集团大型发动机高精度齿轮研发生产的重任,也因此成长为一名带着十多个技工的班组长。
腾达机械与员工正是通过这样的互动,为培育工匠精神,结出精品之果厚植土壤。而有了强健发展的骨架、创新驱动的血液和工匠精神的腾达,将走得更稳更远。
汪建明介绍,去年企业产品80%销到省内,今年颠倒过来,85%销到了省外,并实现了与诸如广东科盛隆这样的大企业的配套。现在手上的订单已排到了年底,截至7月,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0%。
(原标题:腾达机械:匠心铸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