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机床附件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90后技工能否扛起机器人应用大旗?
2016年10月28日 15:05 中国机床商务网

  一说起90后,许多人总是会不经意地为他们贴上自我叛逆轻浮等消极标签。似乎在很多人眼里,一堆贬义词都可以用在90后身上,更别说进入工作岗位的他们能吃苦耐劳,并对社会以及家庭拥有一定的责任心。

  笔者此前采访的很多企业家同样对90后员工不太满意。在他们眼里,这群还未长大的孩子,除去缺少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外,与人沟通协作能力、专业技能、耐心以及责任心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然而,迪赛纳总经理胡亚军却说出了与很多企业老板不一样的观点:90后给我们很多惊喜。公司80多人的研发团队中,有将近20个90后。这让笔者十分惊讶。因为这样的对话场景发生在一家工厂里,还是一家传统五金制造业企业。

  过去,很多人听到五金加工厂的**印象往往是嘈杂、脏乱的工作环境。但在迪赛纳的生产车间,已经过改造的生产线不仅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与信息可视化,流水线一旁的机械臂也在许多90后技术人员的操作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焊接、装夹工作。

  笔者不仅对这样有别于印象中的五金加工厂大吃一惊,也对熟练操控机器人设备的90后感到惊讶。而更让笔者颇感惊讶的是,这家传统五金制造业工厂生产线上,90后技术人员不在少数。

  究竟是什么原因吸引他们来到这里?他们熟练的机器人运用操控能力又是从哪学来的?

  1996年出生的余晓杰脸上依然未褪去青涩懵懂,却是迪赛纳90后员工中资历*老的一位。这个原本攻读室内设计专业的小鲜肉,进入工厂后经过不断地翻看说明书和动手实践操作,成为老总口中的机器人调试####。而在机器人生产厂家技术维护人员到工厂进行设备调试时,余晓杰也抓住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将平日里的一些疑问与工程师沟通交流。

  在笔者看来,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兴趣爱好与学习韧劲,余晓杰在全新的机器人领域不断学习成长,逐渐成为十分靠谱、务实又肯干的90后。

  虚心好学也是迪赛纳90后员工的特别之处。不管是1991年出生的刘川还是1996年出生的余晓杰,访谈过程中他们一直不断强调,缺乏实际经验是他们个人发展中主要的短板。他们遇到问题的处理方式也不像我们想象中的激进,而是在拿出具体改进方案与老一辈工程师沟通交流,耐心听取建议不断反思总结。正如刘川说的,每天睡前我都会将当日工作梳理一遍,这样第二天工作也会更加高效。这也是工程师给我的建议。

  笔者认为,正是他们的虚心好学让老一辈们逐渐对90后印象有所改观,也使沟通交流的过程变得更为顺畅。而在此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发掘培养90后员工专业技能,则需通过更加有针对性的培训,让90后员工更快掌握机器人调试技能的同时,提高他们配合工程师研发的能力。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28395号-32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