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一说起90后,许多人总是会不经意地为他们贴上自我叛逆轻浮等消极标签。似乎在很多人眼里,一堆贬义词都可以用在90后身上,更别说进入工作岗位的他们能吃苦耐劳,并对社会以及家庭拥有一定的责任心。
笔者此前采访的很多企业家同样对90后员工不太满意。在他们眼里,这群还未长大的孩子,除去缺少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外,与人沟通协作能力、专业技能、耐心以及责任心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然而,迪赛纳总经理胡亚军却说出了与很多企业老板不一样的观点:90后给我们很多惊喜。公司80多人的研发团队中,有将近20个90后。这让笔者十分惊讶。因为这样的对话场景发生在一家工厂里,还是一家传统五金制造业企业。
过去,很多人听到五金加工厂的**印象往往是嘈杂、脏乱的工作环境。但在迪赛纳的生产车间,已经过改造的生产线不仅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与信息可视化,流水线一旁的机械臂也在许多90后技术人员的操作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焊接、装夹工作。
笔者不仅对这样有别于印象中的五金加工厂大吃一惊,也对熟练操控机器人设备的90后感到惊讶。而更让笔者颇感惊讶的是,这家传统五金制造业工厂生产线上,90后技术人员不在少数。
究竟是什么原因吸引他们来到这里?他们熟练的机器人运用操控能力又是从哪学来的?
1996年出生的余晓杰脸上依然未褪去青涩懵懂,却是迪赛纳90后员工中资历*老的一位。这个原本攻读室内设计专业的小鲜肉,进入工厂后经过不断地翻看说明书和动手实践操作,成为老总口中的机器人调试####。而在机器人生产厂家技术维护人员到工厂进行设备调试时,余晓杰也抓住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将平日里的一些疑问与工程师沟通交流。
在笔者看来,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兴趣爱好与学习韧劲,余晓杰在全新的机器人领域不断学习成长,逐渐成为十分靠谱、务实又肯干的90后。
虚心好学也是迪赛纳90后员工的特别之处。不管是1991年出生的刘川还是1996年出生的余晓杰,访谈过程中他们一直不断强调,缺乏实际经验是他们个人发展中主要的短板。他们遇到问题的处理方式也不像我们想象中的激进,而是在拿出具体改进方案与老一辈工程师沟通交流,耐心听取建议不断反思总结。正如刘川说的,每天睡前我都会将当日工作梳理一遍,这样第二天工作也会更加高效。这也是工程师给我的建议。
笔者认为,正是他们的虚心好学让老一辈们逐渐对90后印象有所改观,也使沟通交流的过程变得更为顺畅。而在此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发掘培养90后员工专业技能,则需通过更加有针对性的培训,让90后员工更快掌握机器人调试技能的同时,提高他们配合工程师研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