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在长11米、重160吨的支承辊两端分别打一个直径200毫米、深100毫米且圆心要在同一轴线上中心孔,精度要控制在0.02毫米以内,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精度的1/3粗细,这是个难度系数很高的技术活儿。这个庞然大物在中信重工重型数控车间####谭志强手里,异常听话,大块头上秀细活儿, 经过10余天的精打细磨,一个近乎**的轧机支承辊完工,受到客户的称赞。
谭志强不仅是中信重工关键设备、目前全国*大的数控龙门镗铣床机长、班长,还是中信重工五个大工匠工作室谭志强大工匠工作室站长。
大工匠谭志强(左一)与工友合力攻克加工难题
大工匠 是中信重工实施金蓝领工程中处于##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在企业生产制造中发挥着克难攻关、言传身教、示范带头等重要作用。金蓝领工程为技术工人设立11个阶梯式技能等级。中信重工首批聘任5名大工匠,并成立了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大工匠工作室,以大工匠领衔建立的22个工人创客群开展产品加工技术攻关。
杨金安,凭肉眼即可快速准确判断钢水温度和含碳量,32年来,带着问题干、盯着问题练,记了50多本工作笔记,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通过杨金安团队的不懈努力,中信重工形成了全面强大的炼钢系统,实现了对所有钢种的全覆盖。
张东亮,领导眼里的放心张,同事眼里的张大拿,徒弟眼里的张宝库,中信重工镗床大工匠。今年以来团队取得项目攻关9项,解决生产中技术难题12项,创新先进操作方法2项。
大工匠张东亮工作现场
党朝阳,一把焊枪演绎岗位精彩。今年党朝阳工作室完成的《J型钢轨道的焊接技术》填补了国内J型钢轨道的焊接技术空白,《大型支承辊的堆焊技术》刷新了国内*大支承辊的堆焊纪录,《主油缸的焊接技术》攻克特殊合金钢的的单面焊双面成型焊接技术,为公司做大做强军工产业、开拓耐磨堆焊等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撑。
张朝阳,设备大拿。参与了世界*大、*先进的18500吨油压机安装,油压机平稳运行四年多来,精度丝毫没有改变。
截至今年11月底,中信重工以5个大工匠###建立的工人创客群开展攻关活动926次,参加人数10502人/次,取得成果107项,固化先进操作法83项,申报专利13项,发表论文12篇,在节能降耗、经济创效方面创造价值4420.3万元。
除了以5个大工匠###建立的工人创客群,中信重工还构建了技术创客群、国际创客群、社会创客群,形成了四群共舞创客体系。
通过四群共舞的创客体系的构建,加速了产、学、研、用、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直接参与者超过800人,影响带动了1000名技术人员和4000名一线工人创新创效,创出了品牌、团队、机制和活力,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涌现出一批##设计师、创新蓝领和##工人,形成了人人有创新热情、处处有创新课题、事事有创新空间、个个有出彩机会的全员创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