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从工艺设计到完成,每加工一个叶轮需要12小时、10道工序,在生产工程中要求精细操作,误差在0.01毫米之间,相当于1/7头发丝的精度。走进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昂拓精密制造企业学院加工中心实训室,数控专业大三学生高睿杰正在DMG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生产离心式空气压缩机不锈钢叶轮。这个工艺要求极高、有着15个螺旋式叶片的不锈钢叶轮,是为校企合作企业昂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来料加工的飞机零部件。
今年5月,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密制造工程系数控专业与昂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成立技术合作型昂拓精密制造企业学院。作为该学院的首批学生,高睿杰从大二开始就跟着苏州市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精密系顾涛老师天天泡实训室,埋头钻研零件图纸和工艺流程。现在,接到企业任务单,他和其他同学都能独立编程、组织生产计划并高质量完成。
苏州工职院:五教合一找准产教融合*大公约数
将现代企业的元素融进校园,实现教师、教材、教室、教案、教风五教合一,从而进一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苏益南说,作为老牌工科院校,苏州工职院必须深耕地方,放大工业特色,找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大公约数。
高职校靠什么对接?主要是专业转型。苏州工职院教务处处长苏霄飞说。紧跟地方转型需要,学校增设了工业机器人、汽车电子、云计算等新专业,目前专业数由原来的21个增加到35个。从2012年,苏工院开始创建三级企业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与区域内地标企业创元集团、亨通集团合作,成立以企业名称命名的战略合作型一级企业学院创元学院和亨通学院;系(院)分别建立了8个伙伴合作型二级企业学院、各专业也相继建立专业对口的技术合作型三级企业学院,形成了点、线、面立体化的企业学院体系。
平台搭好了,谁来教?怎么教?苏工院的做法是:与企业联合招聘博士。苏工院校企合作处副处长王震说,博士到校的**站就是下企业实践。同时,学校规定教师的企业实践与绩效考核挂钩,促使教师与合作企业捆绑发展。现在学校70位博士占专业老师比重达20%,学校的专业教师每年下企业锻炼5个月,实践反哺教学。学生的教材不是课本,而是一本本校企合作开发的讲义,比如一张图纸、一个产品的生产工艺说明,或者是校企合作的生产项目。上课的内容,80%来自企业和科技前沿,企业需要什么,就开发什么课程。而上课的老师,除了学校的双师型教师,还有来自企业学院的企业专家以及校企合作的企业骨干。
苏工院把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全过程,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深度对接。通过师徒见面会、企业开放日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提前走进企业;还定期邀请企业劳模、技师走进校园上讲坛建大师工作室,面对面指导师生技术。近三年,苏州工职院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原标题:苏州工职院:五教合一找准产教融合*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