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手艺即生命,工作即人生。这是劳模父亲孙国相的毕生信条,也是蓝领专家孙家宇、孙家沧两兄弟的奋斗指南,更是这个工匠之家的座右铭。
2016年12月,孙家荣获**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网友纷纷表示,孙家是千万个为老工业基地默默奉献的工人家庭缩影,此殊荣是对工匠之家的肯定。
找一件能做一辈子的事情
这是一个工匠之家,手艺钻研敬业等字眼,在他们的生命字典中发光。
父亲孙国相是沈阳黎明公司的抛光工、劳动模范,工作40多年来荣获的奖状挂满家中墙壁。小时候我们对父亲十分崇拜。父亲的手非常巧,能把废木料雕成玩具手枪、飞机、汽车。孙家宇回忆说。
兄弟俩记得,父亲有一个随身携带的红色记事本,经常在上面勾勾画画,还不让他们翻看。好奇的他们缠着父亲问本子里面记了什么,父亲就会摸着兄弟俩的头说:好好学习,等长大了,有出息了,就让你们看。
为了能有朝一日看到神秘的红色记事本,兄弟俩劲头十足地开始学习竞赛。1989年,哥哥孙家宇考入黎明技工学校,就读期间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技能竞赛,成绩优异的他毕业后进入黎明公司从事钳工;1991年弟弟孙家沧也考入黎明技工学校,毕业时技术等级比其他同学都高一级,以全校####毕业生的身份成为黎明公司的一名电工。
优异的学习成绩,勤奋的工作态度,给予了他们打开红色记事本的钥匙。原来,这是一本凝结父亲毕生心血的抛光经验。已经被翻得起毛、泛黄的小红本上,每个操作的细节、哪个工件配备什么手法、不同的数控机床有什么注意事项等问题,都记录得一清二楚。扉页上写着是父亲常挂在嘴边的家训:尊师敬老,勤则业进;孝字当头,与人共勉。
父亲总是教育我们,要找一件能做一辈子的事情,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孙家沧还记得,自己和哥哥每次拿回来荣誉证书,退休的父亲都会乐呵呵地戴上老花镜,仔细捧着看半天,一边吩咐母亲晚上加个菜,一边又故作严肃地说: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2006年,这个由劳模父亲和##技师儿子组成的家庭,荣登沈阳市十大技能家庭榜首。
让大家看到工人的价值
2011年冬天,在沈阳中航工业黎明文化宫举行职工职业技能运动会颁奖典礼。站在舞台上的,是连续三届状元孙家宇,公司奖励了他一辆价值6万元的轿车。手举**名奖状,孙家宇含泪望向天空,失声痛哭:爸,我们赢了!
早在1992年,师父杨宇鑫告诉刚刚工作的孙家宇:在技术上,想要拿得起放得下,就必须要多看、多学、多干。为此,孙家宇把每天学习心得记录下来,去图书馆借书、向老师请教,常常学到凌晨。在边干边学的过程中,他很快掌握了多种类型工装的装配方法,攻克了进口弯管模通用球头芯棒的国产化问题,单套芯棒节约成本近10万元,不到30岁就考取了##技师。
在哥哥的带动引导下,弟弟孙家沧毕业后潜心钻研电器维修,每年上千次机械维修总是随叫随到,浑身油污、蓬头垢面也不在乎。为了理解微电原理,他把家里的电器拆下来研究重装,练就了一手不看图纸就能修好设备的绝活。多年来,工厂设备完好率和设备电器排故完成率均达到100%。
通往精工巧匠的道路上,父亲始终要求他们精益求精、不断进取。在第二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孙家宇、孙家沧同时参加并获奖。兄弟俩拿着奖状去找父亲时,父亲平静地说:什么时候拿了**,再给我看。
2011年初,当兄弟俩筹备参加沈阳市千百万人才竞赛时,父亲因患癌症住院,兄弟俩想放弃比赛照顾父亲。父亲听闻严词阻止,甚至放出狠话:你们要是放弃比赛,就不是老孙家的儿子!
兄弟俩虽荣获全市第二名,却未能挽留父亲的生命。为圆父亲的梦想,兄弟俩互相鼓励,发力奔跑。为了抢修电路,降低厂房损失,孙家沧常常在现场一忙就是一整夜;为了练手艺,孙家宇在家里装了个钳工操作台,甚至通宵琢磨修研方法,由于长期低头工作,他患上严重的颈椎病,却忍着疼痛攻克了厂里一个又一个大技术难关。沈阳市钳工技术协会还将他们的高精度钻孔技术予以总结,在行业生产中普及推广。
兄弟俩先后获得沈阳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沈阳市五四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2011年冬天,当孙家宇站在领奖台上,手捧**名奖状时,身旁披着获奖绶带的孙家沧,亦是泣不成声:爸,你看到了吗?我们让大家看到了工人的价值。
留下金山银山,不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父亲走后,每年春节,兄弟俩都带着老婆孩子聚在一起,一起陪老母亲过大年夜。吃年夜饭前,兄弟俩先给父亲上柱香,在饺子的香气中,汇报自己的成绩,和父亲聊聊家里的事情。
不管做什么,都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这样才不枉此生。多年来,父亲的教诲引导兄弟俩不断进取,命运也对他们的勤奋刻苦予以眷顾:兄弟俩分别被评为沈阳市##工人和技术标兵,分别担任沈阳市钳工技协秘书长和沈阳市维修电工技协会长;在中航工业,哥哥孙家宇是发动机##技能专家,弟弟孙家沧成为集团##技能专家。兄弟俩用一个个奖状、一个个荣誉,将父亲工匠传承的希冀填满。
兄弟俩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家人的扶持与包容。工作忙时,兄弟俩一个月都回不了几天家。孙家宇女儿12岁了,却从未享受过一次爸爸送上学。有一次他加班到凌晨3时多,回家一看发现家里没人,原来女儿发高烧,妻子为了不影响他工作,自己带着孩子去医院看病了。
孙家沧亦是如此。女儿刚出生两天,他就接到紧急维修任务赶赴现场。2015年妻子手术后第二天,他又接到排故电话,善解人意的妻子看他坐立不安,就劝他回去上班。就这样,孙家沧白天照常工作,晚上护理妻子,半个月下来人瘦了一圈。
好家风、好家教是个宝,是兄弟俩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虽然兄弟俩工作忙、顾家少,家庭气氛却很和谐。两人只要工作允许,都在家抢着做饭、洗碗、做家务。这些年家人包容我们的太多了。*重要的是在孩子心中有个好形象。孙家沧回忆说,哥俩是看着父亲获得的一张张荣誉证书长大的,哥哥孙家宇的女儿又是看着爸爸的奖状长大的,我们崇拜老父亲,侄女崇拜我哥哥。
2016年,这个工匠之家先后荣获全国*美家庭和全国文明家庭称号。父母留下金山银山,不如留下一个平台,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子女一代代靠这个价值观传承下去,家庭的希望、社会的希望也就有了。孙家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