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用中国大脑装备中国制造,与国外知名数控系统一争高下;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攻克高铁动车组安全预警的国际难题;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封锁,首创黄磷清洁生产新技术昨日的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奖的331项科技成果,凸显湖北省科技创新整体水平持续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产学研合作效果显著
数控机床是工业的母机,数控系统是机床装备的大脑。据悉,在全球数控机床行业,中国大脑的市场份额寥寥无几,基础薄弱、缺心少脑一直是中国制造的短板。
华中8型高性能数控系统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目前,高档数控系统仍受到西方国家封锁和限制,此次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华中8型高性能数控系统项目,攻克了高速高精运动控制、现场总线、多轴联动、多轴同步控制等多个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华中8型高性能数控装置、伺服驱动和伺服电机成套产品。该项目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为我国的国防安全和产业安全做出了贡献。据了解,早在十二五期间,华中数控牵头了7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迫使西方国家部分解除对我国出口限制,并大幅降价。
华中8型高性能数控系统项目由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合作完成。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获奖产学研合作项目220项,占全部获奖项目近70%。产学研合作是激活企业自主创新、抢占行业制高点的必由之路,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捷径,更是集聚高层次技术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磁石。
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发力
跨越塞北风区,蜿蜒岭南山川,驰骋东北雪海,穿梭江南水乡,中国已不仅是世界上高铁里程*长的国家,也是高铁安全运输规模*大的国家。
领跑时代,中国高铁靠的是创新。此次获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高铁动车组安全运维保障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结合武广、沪汉蓉高铁等工程的建设,历经十年攻关,解决了中国高铁建设初期面临的成网互联互通运营条件下高铁动车组安全运维保障体系构建,高速长时间持续运行状态下的轮对安全预警,兼容多车型、长编动车组高效检修技术三大难题。
记者了解到,这一项目创建了中国高铁动车组白天运行、夜间维护的运维保障体系,研发了高铁动车组轮对服役健康安全预警成套技术,攻克了动车组轮对服役健康安全预警的国际难题,创造了动车组每日连续安全运行3000km的世界纪录。发明了举升精度*高、编组*多、重量*大的动车组同步架车技术,国际上##实现了兼容多车型、16编动车组同步架车,转向架更换效率世界**。为中国参与世界高铁的国际竞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据悉,此次获奖成果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对相应行业产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封锁
我国虽是年产800万吨的磷化工大国,多种产品产量全球**,但代表行业**水平的高纯黄磷、电子级磷酸和精细磷酸盐等高端磷化产品生产技术被日本、韩国、美国和以色列等国的国际巨头长期垄断;黄磷工业普遍存在大量渣汽排放、泥磷和污水难处理等共性问题,生态破坏严重。
此次获得技术发明一等奖的项目高纯黄磷清洁生产关键技术,首创高纯黄磷制备技术,开发出低砷高纯黄磷技术,实现了我国高纯黄磷自给,打破了发达国家对中国高纯黄磷生产技术封锁;发明了水淬渣汽处理技术,吨黄磷水蒸汽排放从10吨下降到1吨、氟化物排放量从500g减少到0.5g以下,大幅消减排放与消耗;发明了黄磷尾气净化及综合利用技术和在线黄磷污水和磷泥处理技术,高效利用了黄磷尾气,解决了废水污染,回收了宝贵资源。
该项目由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已获8项发明和10项实用新型专利。仅在湖北省应用,年累计减排有害水汽133万吨、氟化物75吨。近三年新增销售收入18.75亿元。
据悉,此次获奖的科技成果中,以企业为**完成单位的获奖项目共有137项,占总获奖数的41.5%。相关专家表示,这意味着湖北省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原标题:聚焦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创新驱动湖北不断冲刺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