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在全国技术能手中,王士良是一个非典型的80后。他有着80后的闯劲与激情,却没有80后的张扬与个性。

由于所在单位生产军品的液压部件属于精密产品,精度要求非常高,有人把产品的加工过程称之为刀尖上的舞蹈。而王士良仅用十多年的时间,就摘下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2016年,他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第十三届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成为在刀尖上舞蹈的##工人。
七年,从新兵到新星
2003年,刚从学校毕业,王士良就进入北重集团做起车工工作。他勤学苦练,每天总是**个来到机床前,*后一个离开工作现场,并不断向老师傅请教,不会就学,不懂就问。
工作有空闲,就到书店里挑选相关的专业书籍和资料,学习先进的加工技术,了解掌握零件加工技术难点、重点,从业务知识、岗位技能等多方面提高自身素质。
他是一个爱琢磨的人,喜欢归纳总结每一个零件的加工方法,用心体会每一种零件加工工艺,从刀具的刃磨、切削角度的调整,到程序的编制、切削速度的控制,他不断总结数控加工和编程经验,练就了扎实的数控操作技术。
进厂短短三年,他就在各类数控车工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此后,王士良坚持不断学习,努力创新,*终在2010年华中杯数控车工技能大赛中一举折桂,成了北重集团公司技能人才中的一颗新星。
2012年,在中国兵器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上,他一举荣获数控车工项目**名的好成绩,成为公司荣获该项目###的**人。2013年,王士良被中国兵器集团聘为关键技能带头人,而经他做出的产品,几乎成了免检的代名词。
作为兵器集团关键技能带头人,王士良在不断提高自己数控技术和数控编程技能的同时,把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员及周围的同事。几年来,他先后带过四名学员,现都已在关键岗位上独立操作。他的徒弟许文强现在已经成长为包头市青年岗位能手。
担当破冰之旅的重任
从2013年起,随着公司军品生产压力的与日俱增,王士良所在的车间每年要承担超过2000种零件的机加生产任务。面对工作量大、周期短、科研产品穿插进行的形势,车间以精益理念指导实践,充分挖掘设备潜能,破解发展难题。
也就是在那时,以数控车代替钳工成为试点工序,车间班子将这一破冰之旅的重任交给了王士良。
面对工作量大、周期短、科研产品穿插进行的实际,首先要充分挖掘设备潜能,以数控车代替钳工工序。王士良通过使用柔性快换夹头,实现了在数控车上完成铝件和小规格螺纹的加工。通过使用硬质合金刀具,合理调整数控程序参数,完成了钢件的铣削和M14以上螺纹的加工,大大提高了这些零件的加工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
过去在钳工工序需要一两周完成的工作量,现在只需一两天,实现了数控化改革中的一大突破。
他在班组内创建了定期讨论平台,全班成员对每一个数控化项目从立项、推进,到*终经验总结都会进行探讨。通过集思广益,不断达成共识,*终寻找出*优改进方案。讨论的过程中,一个个点子就出来了,这也有效加快了产品数控化由试制到定型的进程。
###技术攻关创新潮
在参加工作的14年时间里,王士良为北重集团开展科研试制、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80余项,为公司节约资金310余万元。
2014年,自治区在北重集团建立了以王士良为核心的工作室王士良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工作室先后提出合理化建议113条,经过实施为公司创造经济价值达117万余元。
王士良所总结、提炼的5项特色操作法,如超大口径重载液压缸缸体加工技术、特种材料端面深孔V型槽加工技术等特色操作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后,极大提升了车间机加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了一股与时俱进的创新潮流。
他们的创新立足实际,就是解决产品的加工难题,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解决小毛病。如某产品有跑冒滴漏的现象,创新工作室认真研究该产品的组成零件,发现了问题所在,又根据工件的图形,直接利用轮廓图形进行对话式编程,大大提高了程序的可靠性与编程效率,不仅简化了编程指令,并且检查程序更加方便、快捷。
王士良和技术人员还通过自制胀力心轴,解决了某产品各种形位公差,改变了加工方法,保证了同轴度一次检验合格,使产品质量合格率达100%。他们自制变形套,能装钻头、丝锥、铰刀、镗刀等,使装夹钻头更加牢固,防止在加工中松动造成撞车,提高了安全性,使用性能更加稳定。
在加工某零件时,以前加工这个槽一天只能加工20多件,工作室经过研究,利用数控车高转速的特点,选择合理切削速度,一天能加工70多件,提高了3倍的加工效率,质量还比以前更加稳定。
此外,他们认真总结加工方法,撰写的论文《不锈钢铰削加工工艺性能的分析》和《端面深孔V型槽加工方法》发表在《中国机械》杂志上,得到了业界同行的认可,展现出新一代年轻工人的风貌。
(原标题:王士良:刀尖上的舞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