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创新创业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郑州科技学院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通过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实习实训场地、科技创新、创新创业平台创建,加大科技成果孵化和转化力度,把创新创业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做双创人才培养的践行者。
唱好三部曲,完善双创教育体系
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大学生双创工作的**步,必须打破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郑州科技学院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秦小刚说。
打破两张皮,就是要打破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相分离的教育体系,真正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培养转变。
为了破除双创教育上的藩篱,该校边探索边实践,在实践中面向全体、立足专业、强化实践、突出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从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入手,把教育内容和专业特点相结合起来,突出科技创新的###作用,同时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终目标。
该校创始人、董事长刘文魁把创新创业教育用三部曲来形容:**部是围绕学生新思维,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将创业教育作为专业课程一部分,进行嵌入式教学;第二部是面向企业新需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做到渗透式教育;第三部是紧跟产业新布局,重视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做到创新式培养。
这三部曲立足于学生自身的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双创培养,由浅入深,步步推进。经过教育实践论证,三部曲抓住了双创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该校不仅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必修课、选修课和专家讲座相结合的课程教育体系,而且与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业指导中心建立合作关系,郑州人社局每年选派20余名专家对学生开展GYB、SYB创业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创业活动研讨、创业项目路演与创业指导讲座等。2015年培训学生5290人,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5196人;2016年培训学生达到5346人。创业培训让大学生们对创业实践的认识、创业方法和技能方面的知识都有了很大提高。
该校经过探索、总结与细化,逐步确立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技能实训创业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双创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较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巧借四方力,打造双创实践教学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是实践,脱离了实践的双创就是纸上谈兵。
郑州科技学院在双创培养中为避免空对空,创新工作思路,借助政府、高校、企业、行业多方资源,打造了包括校内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校内创新实验与技术孵化平台、大学科技园以及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为一体的创新创业综合教学实践平台。
巧借政、校、企、行这四方力,奠定了双创实践平台的四根支柱。2012年,学校与驻地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先后与辖区内7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2014年与郑州大学建立了校校合作关系,在科技研发、创新创业等方面对学校进行对口支持,成为公办和民办高校对口建设的典范。近年来,学校先后与瑞仪光电集团合作共建机电类专业瑞仪班,与中联重科共建中联重科班等订单班17个,实现了共性教学和对口培养的有机结合,使人才培养与就业单位零距离对接。
在新形势下,与中国机械联合会、云和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内500强的深圳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行业、企业先后共建了智能制造学院、泛IT学院、全球供应链跨境电商学院、双创学院等四个创新学院,为打造实践平台提供技术支持。
近年来,实践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一些成绩。2013年创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受到大学生欢迎。在此基础上,2014年又投入7000万元,建成2万多平方米的众创中心,成为集创新创业教育、技能培训、项目孵化、创业实践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综合体,具有创业平台、创新平台、科研平台、服务平台四大功能。这些功能多样、种类齐全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让学校在双创教育上更是如虎添翼。
打赢两场仗,提升大学生双创实战能力
学科竞赛和平台孵化是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必须面对的挑战,也是检验创新创业的试金石。
2015年,该校学生自主研发的桌面彩色3D打印机,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意大赛青年组一等奖。2016年,在机器人国际公开赛中智能家居机器人、工程越野机器人项目荣获金奖两项。2017年,陶瓷3D打印机获金奖并在北京科技活动周参展
近年来,该校还荣获全国物联网设计大赛一等奖工业4.0智能制造大赛一等奖第三届百度全国高校创新营销大赛一等奖以及国际、国家、省级以上奖励700余项,共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00余项。
机械制造学院学生宋海涛在学校的帮助下,创办了河南德固有限公司,经过努力,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以研发五轴、七轴、九轴等多轴智能数控机床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智能数控机床广泛服务于玉石雕刻、车模造型等领域,产生了很好社会影响。
在郑州科技学院,像宋海涛这样有才华想创业的####学生还有很多。为帮助更多像宋海涛这样的年轻创客的梦想从概念走向现实,该校建立了创客工厂、郑科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载体,形成了创意创新创业产业全链条孵化。
记者在众创中心看到,设立的创业苗圃区,是专门为具备创业意识和有一定创业基础的学生创业团队定制的活动区域;创业孵化区是针对学生的创业实体给予扶持;创客空间区则是创新项目的研发与创业平台;创业服务区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政策指导、创业项目实施等服务。
该校集聚政府资源,在校内设置了知识产权服务站、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站、创新创业管理办公室,为创客提供工商、财务、税务等一站式服务,先后协助近百家大学生企业完成工商注册及税务登记手续,协助50余家大学生企业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
学校设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为校园创客提供高层次的技术支撑平台以及多元化的资金支持。像大学生黄子帆的3D打印团队,就获得近百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团队先后研发了彩色3D打印机、陶瓷3D打印机等创新创业项目。几年间,大学生创业基金先后为40多名大学生提供创业资金支持。
在学科竞赛和平台孵化这两大试金石的打磨下,一大批####学生脱颖而出,成为创新创业中闪闪发光的金子。
电气工程学院学生侯志宇利用自身专业优势进行创业,创办的创宇电子维修工作室,每年可以获得近20万元的利润,曾获得河南省人社部门颁发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扶持资金,没毕业就成了企业家。
工商管理学院大学生毛海阔创办的郑州郑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每年获利近10万元,并带动身边不少同学进行创业。
董事长刘文魁高兴地告诉记者:打好学科竞赛和平台孵化这两场仗,在实战中既检验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双创教育提供了教学参考,又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