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机床附件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宝鸡高新区着力打造关中协同创新发展示范区
2017年06月23日 13:12 中国机床商务网

  在这个经济外向度越来越高、分享无处不在的时代,企业不可能单打独斗,就能所向披靡开疆拓土,那些致力于内引外联、引进吸收新招式的企业,往往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区域经济的明星。宝鸡高新区作为宝鸡经济的火车头,在协同创新上不断探索新机制、新办法,日渐催生出外向关联度高、发展模式先进、经济活跃度高的行业大腕,使得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的动能转化。

  日前省长胡和平来宝鸡高新区视察时指出,高新区这种产学研企 +工业园区的运作模式,将科研成果与产业直接对接,在生产一线直接转化,更具有复制性。那么,高新区是如何着力打造关中协同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呢?

  角色转化

  产品###要变行业###

  高新区的企业中,有拳头产品的企业真不少:自主研发的 4500米潜水器载人球壳为宝钛集团制造,国内首组用于时速 350公里高铁的单开道岔为中铁宝桥集团研发生产,世界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关键设备是宝鸡泰华磁机电技术研究所自行设计制造科技创新让宝鸡制造更牛气,高新区就是创新劲旅中的领头羊。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郝晋升认为,协同创新实际就是共生共享机制,为的是打破区域资源的不平衡性,找出区域发展的短板,补充各个资源要素,重构创新体系,不仅解决一个点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构建创新生态。

  宝鸡地处西部内陆城市,比起科技资源丰富的发达地区,我市高校资源、高端人才、金融媒介、服务机构等方面的拥有量都不占优势。

  一位大企业负责人坦言,我们用三流的设备、二流的人才,硬是生产出了一流的产品。宝鸡石油机械、宝石钢管等大企业,单个产品在国内外叫得响,可谓产品###,但往往就是单纯地卖产品,它们在整个产业链条上充当的只是一个环节,企业并没有掌握话语权。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新区科技局负责人毕新堂认为,高新区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产业基础雄厚,但由于技术改造不到位,强于生产加工,短于研发、市场运作、资本运作,在如今的互联网+、智能制造风潮里赶不上趟,所以高新区急需构建创新体系,通过协同创新重新构架新的技术和资源,打破原有体制机制的限制,靠重塑运作体制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行业形势瞬息万变、产品更新速度加快的当下,谁踏上新的浪潮,谁就先声夺人,抢占行业制高点。高新区制造业基础扎实,发展条件较好,更应当倡导协同创新。去年 9月,全省关中协同创新发展工作会议在宝鸡高新区召开后,高新区就乘势而上,加大力度推动协同创新。

  动能转化

  从我要创新到我能创新

  一块十几毫米厚的不锈钢板上,刻有上百个石鼓文字,如果用传统的线切割工艺,*少要花两天的时间才能完成,然而在高新区的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西北区域中心,只需花几分钟;一部汽车的白车身顶盖通过激光焊接,只要 55秒就能出炉进行拼装,省去了涂胶、加黑色压条等烦琐环节。

  6月 21日,记者在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西北区域中心见到了各式各样用激光技术进行打标、切割、焊接、热处理的产品,这些产品精细、整洁、美观、科技感十足。该中心负责人敬喜胜介绍,激光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能提高焊接、切割、成型等的效率和精度。宝鸡是传统制造业大市,这项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今年 6月,某钛材企业接到客户订单,只要少量打有异型孔的钛板,如果企业自己开模,一套模具制作下来就得几十万元,后来客户找到激光中心,通过激光进行加工,省了近 30万元。该中心今年 4月 28日成立以来,已和宝鸡十六家企业展开合作,靠新技术促进宝鸡的企业从我要创新转变为我能创新。

  一边是高新技术的成熟应用,一边是嗷嗷待哺的企业需求。高新区为了实现协同创新,改变过去一味引资的招商模式,靠引智实现了人才、技术服务的快速流动和对接。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西北区域中心就是靠输入设备、技术和服务,帮助本地企业实现产品创新。今年,高新区还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建成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宝鸡创新中心;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建成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分中心;与南京理工大学联合,正在建设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正在建设清华同方现代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和华控创新现代中药研究院;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联合,正在建设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宝鸡分院,为宝鸡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发展提供支撑。

  协同创新催生研发艳阳天,高新区建立市级技术研发中心 14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46个、***工程技术中心及分中心 14个;建成院士工作站 2个、博士后工作站 10个;引进人才团队 10个,100多家企业与 9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

  平台转化

  从点式效应到链式发展

  这两年,中铁宝桥集团在轨道交通领域硕果累累,得益于他们重视与外界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据介绍,今年以来,中铁宝桥与中国铁建**勘察设计院展开合作,针对乌鲁木齐的高寒地带和复杂地形,进行中速磁浮交通系统的专题研究,该项目列入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究课题。中铁宝桥与西南交大、同济大学、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展开协同合作,通过共同承担国家科研项目,进行平台转化,实现点式效应向链式发展的升级,从产品供应方向系统集成方华丽转身。

  高新区利用产业集群进行协同创新。他们围绕产业链打造科技服务链,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钛谷发展,以新材料千亿产业为重点,邀请 6名院士、 500家客商团体,承办中国钛博会,做强中国钛谷品牌。目前,已有 13家企业在中西亚、中东、欧洲地区建立生产基地、销售中心。加强陕汽、吉利汽车与德国、瑞典等汽车制造公司联合,汽车发动机、军用防爆车处国际**水平。

  高新区还通过区域合作抓协同创新。以西安研发、宝鸡智造为主导,积极开展航空航天、高压输变电、有色金属等领域的协同创新;以咸阳、渭南、杨凌为节点,积极开展电子信息、中医药、 3D打印、现代农机等领域的协同创新。目前,宝鸡高新区有约 400家企业在省内地市设立研发、销售机构,80%的制造业企业常年为关中、成渝配套服务。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使高新区打通了知识与技术创新的转化通道,先后在连续输油管、磁浮轨道交通、核电传输设备、载人潜水器球壳等领域取得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28395号-32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