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必须把握重大机遇叠加期和转型升级关键期。湖北省党代会报告掷地有声,让荆门市京山县委书记周志红既充满期待,也深感责任重大,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全国智能制造**县,动力更足了。
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转型升级成为热词。各地努力谋划产业发展蓝图、抓好产业链创新,铆劲向前。
两个转变
让湖北经济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我们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大力推动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如何实现两个转变?省经信委主任王祺扬表示,过去五年,全省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7万亿元升至4.9万亿元、全国第7位,但新兴产业占比较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驱动。亟需加快结构调整和实现转型发展。
他认为,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着力实现调结构转方式的金钥匙。要加大优势骨干产业技改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力度,加速推进市县域产业融合发展和重点产业园区集群发展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高度化;加快出清过剩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依法处置僵尸企业,为先进制造业转型发展腾出空间;更好发挥政的作用,着力建设营商环境,推进降成本32条落地生根,打好制度性交易、融资、用能、物流等降成本组合拳,增加企业获得感。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等。
武汉大学教授邹薇建议,未来五年,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全面提高湖北经济发展质量。比如,建设创新湖北,在武汉发挥双自联动效应,通过开放促进技术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创新中心,将人力资本优势转化成创新优势。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迈向中高端水平
产业发展是富民之源、强省之基,产业优则经济优。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加快质量强省建设,建成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滚动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竞争力、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形成20个以上千亿元产业。
王祺扬表示,经济下行压力既是危也是机。要落实《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围绕质量强省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着力开展三品建设,大力加强重大产业谋划、技改投资和招商招才工作。一方面做优存量,加快推进全省企业兼并重组、传统产业技改升级,有效实施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做大做强食品、石化、汽车、机械、电子等传统产业,努力打造20个以上千亿元产业、10个左右5000亿元产业、3个左右万亿元产业;另一方面做大增量,大力谋划芯片面板、北斗导航、光电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数控机床、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有本省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全省工业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邹薇表示,湖北制造业门类齐全,贯彻中国制造2025纲要,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在激光通讯、软件、生物科技、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工业研发基地,培育一批高品质的湖北制造品牌。
点燃创新引擎
汇聚发展新动能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全面振兴实体经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大做强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大力扶持一批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企业,培育壮大一批细分市场领军企业。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发展共享经济,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与劲牌联手对上甑工序攻关,成功研发出上甑机器人,省时省力,酒品质也得到保障;烽火科技集团将每年销售收入10%投入研发,形成了以一根光纤可容纳135亿人同时通话为代表的系列全球**技术。全面振兴实体经济,令人振奋、令人神往、催人前进。湖北新冶钢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国忠表示,没有落后产业,只有落后企业,只要持续、坚定不移地科技投入、科技创新,传统企业也有广阔发展舞台。
邹薇表示,对传统企业注入新思维、新模式、新技术,也可使其从传统一跃跨入新兴。借助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传统企业乘势插上腾飞翅膀。
她指出,湖北正面临长江经济带、自贸区等重大机遇叠加,企业要充分把握机遇,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感,拓展新领域、焕发新动能、构造新竞争力,把湖北经济发展推上新台阶。
在变革的关键节点,谁把握了发展大势,谁将赢得未来。
(原标题:转型升级,轻舟驶向新蓝海精读党代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