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机床附件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慈溪实体经济驶入转型发展“快车道”
2017年07月25日 14:31 中国机床网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600.34亿元,占宁波近四分之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84.36亿元,同比增长1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8.72亿元,同比增长11.6%2017年上半年,慈溪市以有效投资拉动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培育智能经济和企业新产品研发,在打造中国制造2025县市级发展典范的道路上,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工业投资提速放量 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慈溪市将有效投资作为经济稳增长的主引擎,抓牢项目这个牛鼻子。2017年,慈溪市以投资带动项目推进,以项目拉动经济发展,主动对接、精准服务,围绕加大招商引资和促进有效投资,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创新发展、优质发展的新路子。

  2017年年初,总投资近4亿元的中科院旗下两大平台慈溪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中心、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相继破土动工,这既打响了扩大有效投资的开门炮,又为慈溪2万多家民营企业注入新活力。几个月来,慈溪市发挥产业园区、##镇政策高地优势,聚力打造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其中滨海经济开发区全力打造中东欧(中捷)国际产业合作园,1至6月完成工业投资21.5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宁波####高端装备制造园建设,1至6月完成工业投资12.14亿元;周巷镇新开工产业项目4个,年度计划投资1.6亿元。

  上半年,慈溪市通过开展国家产融合作试点,进一步畅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通道,有效保障工业投入的融资需求,设立政府产业基金,与国星集团签订100亿元基金合作框架协议。引导企业直接融资,力争2017年完成企业股份制改造50家以上,实现企业上市和新三板挂牌6家以上。同时,引导帮助企业争取国家、宁波中国制造2025专项财政扶持资金。

  2017年,慈溪市与工商银行深化战略合作,意向融资合作额度300亿元,涵盖中国制造2025等多方面,推动市内多家银行同企业开展智能制造产融对接和产业链金融合作。在累计为企业降本减负9.7亿元的基础上,该市还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工业用地弹性出让试点,土地成本从每亩52万元下降至36万元,截至目前,以该方式出让工业用地9宗,共计426.6亩,降低企业初始用地成本6825.6万元。

  上半年,慈溪市积极推进工业投资领域*多跑一次改革,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工业投资审批进一步加快。现在,当地明确工业投资项目45个工作日内便可完成审批流程,比以往平均减少53个工作日。近期,慈溪市还制定出台加强规划服务工作实施办法,为民间资本投资兴业提供便利。1至6月,该市新批本市级技改项目215个,计划固定资产投资47.7亿元,分别比2016年同期增长27.98%和79.36%。其中,零土地技改项目191个、计划固定资产投资43.8亿元,分别比2016年同期增长28.19%、90.66%。

  制造向智造升级 产品向精品转变

  工业是慈溪经济迅速崛起和不断壮大的中流砥柱。2017年年初以来,慈溪市相继出台中国制造2025慈溪行动纲要、实施方案,全力争创转型升级示范区,全面推动慈溪制造向智造转变、速度向质量转变、产品向品牌转变。

  作为制造大市,如何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向制造强市转型升级是慈溪正在思考的事情。慈溪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培育发展智能经济是慈溪今后的主攻方向。

  目前,慈溪正瞄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强有效投入,着力提升产业的智能化、高端化、集聚化水平。2017年,该市启动实施个十百千工程,即打造若干个智能经济小镇,树立10个智能经济示范样板,实施100个智能经济重点项目,带动千家规上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重点推进210个智能制造项目,确定公牛电器智能立体仓库、横河模具数字化加工车间等5个自动化示范车间,以点带面提升当地企业智能制造水平。

  上半年,慈溪不少民营企业通过打造自动化+信息化的智能工厂,推动产品、装备工艺技术的升级,为慈溪制造转型升级树立了标杆。慈兴集团的轴承制造车间数字化改造提升试点项目,根据德国宝马汽车专用轴承的需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由单机自动化生产改造成自动化联线生产模式,完成后用工可减少30%左右。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活力植入慈溪老牌优势产业,换来的是厚积薄发的转型佳绩。慈溪先锋电器利用新技术巧破产能过剩难题,针对不同使用场景改进产品技术,建立业内**的气候模拟实验室和全国首条油汀全自动生产线,把看似寻常的电暖器做出15亿元年产值。众创众筹等新模式,让慈溪工业制造也能小而美。通过线下咖啡厅与线上微信群共振交流,当地企业家众筹330万元建立的创客码头众创空间已引入多个智能制造项目。

  培育工业品牌,慈溪也走在了全市前列。近日,浙江省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发布了2017年**批浙江制造标准制修订计划,3个慈溪产品获浙江制造标准立项。截至目前,慈溪市已正式发布浙江制造标准5个,立项数量居宁波市**,同时获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1个。

  近年来,结合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慈溪市加快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县建设,积极鼓励骨干企业参与浙江制造先进标准制定,针对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企业推出新的奖励补助政策;对主持制定浙江制造标准的企业给予15万元补助;对获得浙江制造品牌认证的企业给予6万元补助。下一步,该市将通过推广、指导帮扶等举措,努力打造一批品质卓越、比肩国际先进水平的浙江制造产品,推动该市制造业向国际产业分工链、价值链两端攀升,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变。

  夯实工业基础 迈向产业高端

  如何推动本地工业的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简称四基)的工程化、产业化,提升工业基础能力以及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是目前慈溪工业转型发展面临的课题之一。

  在工信部近日公示的2017年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项目中,慈溪市的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吨电子级石墨烯微片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万台机器人精密摆线针轮减速器成功入选,这两个项目总投资3.3亿元。截至目前,慈溪市共有4个项目入选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总投资5.4亿元。

  近年来,慈溪市高度重视工业基础能力建设,也明确了四基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中大力德经过巨额装备投入,多年产学研攻关,终于收获累累硕果,于2015年获得宁波市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荣誉称号。产品2016年开始小批量投产,为浙江、上海、江苏、广东等地机器人整装工厂以及数控机床、精密传动等行业企业配套。

  工业健康快速发展,政策引导扶持必不可少。2017年,慈溪市在出台《中国制造2025慈溪行动纲要》基础上,还调整优化了新一轮产业政策,安排4500万元用于扶持工业有效投入,给予设备投资4%-8%的奖励,对列入市级智能化(自动化)成套装备改造试点示范项目的,奖励额度提高至设备投入的15%,*高500万元。

  未来5年,慈溪市将向产业高端迈进,开创提质增效新格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加快打造智能家电、高端机械基础件、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三大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每万人人才资源数、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同类地区前列,到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数量各150家,努力建成科技强市和人才强市。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只有努力把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产品都做成精品、做成品牌,才有可能成为百年老店。慈溪市主要负责人说,在技术竞争、人才竞争白热化的时代,我们的产业很多都直接面对国内外一线品牌的竞争,单靠模仿肯定走不远。只有把创新作为**动力,才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28395号-32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