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眼下,山东省滕州市科技创新创业基地异常红火。在基地内的枣庄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陈志同教授曾带领课题组在航空发动机叶片生产上实现重要突破,如今他又与当地一家机床公司合作,研制出4轴联动和5轴联动的4阵列叶片磨削抛光机床,使加工效率和精度远远超越进口机床,这让枣庄地方机床一下子跻身于国家航空发动机战略研究方阵。
其实,这只是枣庄市通过巧劲借助外脑,以深化产学研合作方式,力推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小缩影。
枣庄市作为我国传统老工业基地,工业体系比较完整,门类也比较齐全,但由于传统包袱过重,导致转型发展中的步伐较为缓慢。要想迎头赶上,只有华山一条路,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以足够的定力和韧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科技改造提升旧动能,寻求发掘新动能,加快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打造枣庄竞争新优势,实现经济凤凰涅??、浴火重生。前不久,枣庄市委书记李同道的一次讲话,让人们看到枣庄要迈入发展快车道的气魄。
精心勾勒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
枣庄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少,人才匮乏、平台缺失,虽然冠有中国中小机床之都的称号,但枣庄市的企业在研发能力上较弱、创新能力上不强,尤其是与国内外先进水平还存在着差距。面对这样的现实,枣庄市委、市政府决定寻求推动转型升级的新动能。要招商引资,更要招才引智。这是在枣庄市几乎人人皆知的口号。该市迅速掀起了与全国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的热潮:让他们把实验室搬到枣庄来。
对待产学研合作,我们做到了要有的放矢,那就是必须立足枣庄产业实际。据枣庄市经信委主任王广部介绍,他们细细盘点了全市的工业家底,有针对性地聘请了一批行业专家,并编制了265产业转型升级5年规划。就是打造化工、装备制造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改造提升建材、造纸等6个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5个战略新兴产业。王广部向记者透露,在此基础上,枣庄市还围绕12个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精心勾勒了路线图,并确定包装策划283个具体的项目,同时不仅指出了项目存在的技术短板,还指明了引智的方向,大大推动了该市产学研合作平台发展迅速进入新阶段。
记者了解到,除了枣庄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外,枣庄市还与浙江大学签约,确定共建山东工业研究院。不仅如此,枣庄还与清华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达成了多项合作协议,使一批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正迅猛崛起。
枣庄作为老工业基地,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始终是发展的本钱,要坚持创新###不动摇,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着力打造一批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为企业科技研发、创新发展牵线搭桥、提供载体。枣庄市市长李峰如是说。
九成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学研合作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枣庄市为此制订了系列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地方企业探索各种产学研合作形式和途径。据王光部介绍,目前枣庄市9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大力推进了产学研合作,586家企业与全国50余家高校、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已引进长江学者等高层次创新人才59名,建成院士工作站10个、博士工作站2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技术联合研发中心3个。
产学研合作让枣庄市品尝到了成果的甘甜。被列入国家工信部科技重大专项的立式加工中心批量配套国产数控系统应用工程由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与广州数控、山东省科学院计算中心联合研发成功,从此中国的数控机床不再使用外国脑;山东联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单位合作,研发出超细旦莫代尔180支纱线生产技术,1000米纱线只有3克重,达到国际**水平;山东益康集团与山大、中国药科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出新药62项,其中利巴韦林晶A型标准物质为我国##药物晶型标准物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今年3月,枣庄市出台了加快推进工业创新发展的9条意见,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要提升30家产学研合作平台,新建30家高层次创新服务平台,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到28%。为使产学研合作成果更便捷地转化成生产力,他们还采取把实验室建在车间里的新模式,让成果就地转化实现了超速度。王广部告诉记者,仅2016年,枣庄全市工业技改投入就达4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居山东全省**位。砸进去的金银,也助长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大幅提升,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7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