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对于常州瑞丰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个身份,尹磊已经适应了两年半时间。坐在工业风设计的办公空间内,提起身份角色的转变,他仍然会皱起眉头表示无奈,却也有些小小的骄傲。
2014年以前,在西安交通大学,尹磊和团队其他科研人员一样,只要埋首实验室,看重的是拉课题、写论文、评职称,在乎的是如何把科研成果做得漂亮。2014年以后,实验室的成果对他们来说,只是个开始。
两年多来,这个从实验室走出的团队,在经历了市场的迎头撞击与创新求生之后,开始成长为真正的创业帮。
昔日专注钱变纸的科研 而今迈步纸变钱的双创
2014年,在时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武进科技镇长团团长王朝晖的牵线搭桥下,西安交通大学刘红忠技术团队来到西太湖,探讨石墨烯领域的合作可能。
温润平和的西太湖,一下子吸引了这个来自西北的团队。环境好、不堵车,*重要的是没有西安那么严重的雾霾。漫步湖岸,吹着湖风,尹磊喜欢上了这里。
经过多方面的考虑与权衡,团队决定将西太湖作为创业的起点。然而,一群搞科研的人,面对如何运作一家企业时犯了难。*终尹磊被推选出来,成为企业的实际经营者。科研是把钱变成纸,创新创业是把纸变成钱。从学术派到创业派,尹磊经历了一段比考博还痛苦的角色转换期。
企业在筹备初期,就遇到了资金瓶颈。尹磊说,尽管有园区创投基金的注入,但实际运作下来仍然有一定缺口。出于对自身技术的自信,团队用一台实验设备,一个PPT报告,赢得了中超控股450万元投资。
2014年12月,常州瑞丰特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主要从事石墨烯薄膜制造设备、石墨烯薄膜及石墨烯薄膜下游应用创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此后一年半时间里,空空如也的车间,让尹磊不敢见投资者。
我们的生产是自主设计的,但加工还得依靠外力。出于技术保密考虑,生产线设计图纸被一一拆解,交由5家不同企业来完成。2016年4月,各组件陆续到位,团队开始自行组装。然而,组装调试过程反反复复,各种预料不到的问题纷纷出现,直到生产线建成仪式前一天,设备还在调试。
设备开启后,发现地面有水渍,我们推测是焊点问题,但设备里有上千个焊点,不可能拆开来一一检测。一时间,团队有些束手无策。用肥皂水擦拭设备表面,有冒泡就是漏气的地方。在一位帮忙搬运设备的工人提议下,找到了断开的焊点。一帮平日里号称技术大佬的人纷纷自嘲,高压之下,连一些生活常识都不具备了。
2016月6月20日,常州瑞丰特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全国首条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卷对卷石墨烯薄膜连续生产线建成。
英雄苦于无用武之地 跨界求生意外谋发展
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卷对卷石墨烯薄膜连续生产线,主要运用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卷对卷石墨烯薄膜连续制造方法,可以实现幅宽300600mm的石墨烯薄膜连续生产,设计年产能百万平方米,突破了石墨烯宏量制造的尺度极限。
然而,这一突破并没有为企业带来预期的结果。在我国,石墨烯企业遍地开花,在常州、无锡、青岛、深圳等地形成了产业集群。这其中,石墨烯膜因应用尚未大量打开,需求量有限,竞争分外激烈。我们将石墨烯薄膜制备从神坛上拉了下来,却发现需求远远没有爆发。这一迎头痛击,让尹磊他们有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瑞丰特研发的生产线优势在于大批量规模化生产中,能实现低成本、低能耗;如果订单量达不到,生产线一旦运作就面临亏损。面对两难的窘境,团队决定,在等待市场爆发风口的同时,以应用创新为切入点推动传统行业升级,大幅提升传统产品性能,创造需求推进产业洗牌。
创新,不就是我们的老本行吗?国际首创石墨烯与精密光栅的跨界,成为团队**个创新应用的尝试。此前,该团队的精密反射式光栅的压印制造技术,获得了2014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精密光栅是高档数控机床、IC 制造装备、空天观测装置、精密测量/分析仪器等高端装备的关键部件。尹磊介绍,在国际上,德国海德汉、英国雷尼绍、美国MicroE、西班牙发格是精密光栅制造的四大巨头,国内一直不具备精密光栅的制造能力,只能用国外中低档玻璃光栅作为模板进行复制。
现在,我们集成石墨烯图层,利用石墨烯超高热传特性和光吸收特性,提高光栅信号质量,实现了亚纳米分辨率、亚微米测量精度,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进口替代。尹磊透露,目前,石墨烯光栅已经服务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中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业内**企业和科研院所。今年上半年,我们还与成都光电研究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其配套提供光栅系列仪器产品。
石墨烯光栅系列产品的开发,奠定了瑞丰特的行业地位,也顺利实现了自我造血功能。从纸到钱,科研成果换来了真金白银,尹磊松了口气。这个创业课题暂时可以阶段性结题,接受验收了。
3家新公司接连成立引质疑 胸有成竹实现更多从0到1
7月5日,瑞丰特与新加坡phaos签约,共同发起成立一家面向纳米科技产业终端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新众信。这是瑞丰特今年投资注册的第3家公司,还包括主打石墨烯3D打印的中远新材,开发石墨烯导热膜下游应用的科瑞特。
3家新公司接连注册,外界对瑞丰特众说纷纭。*大的质疑在于:一个行业新兵,有能力同时铺开这么多摊子吗?不怕烂尾吗?对此,尹磊胸有成竹,我们的目的不是盲目地扩张,而是对下一步发展路径的确定。
据了解,新加坡Phaos科技有限公司由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洪明辉博士创办。中新两国的科研合作将致力于纳米结构、纳米材料表征与感测、微纳尺度激光加工等高端制造领域的产业化推广与应用。作为激光光学领域国际领军型人物,洪明辉对于与瑞丰特团队的合作充满信心。
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和科研储备,是瑞丰特*大的优势。尹磊透露,针对当前石墨烯行业应用鱼龙混杂情况,团队对外发布了两款石墨烯及其周边检测设备:纳米显微镜和RSense拉曼光谱仪。
据介绍,纳米显微镜采用新一代光学成像技术,实现优于100纳米分辨率的实时非接触式测量,在电子显微镜市场具有巨大潜力。RSense拉曼光谱仪具有高检测敏感度,区别于市场上大体积的同类仪器,仅A4纸大,便携式设计让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对材料做表征检测,鉴别石墨烯产品,实现去伪存真。
两年时间,从学术派到创业派,尹磊和他的团队实现了从0到1的转变。从走下封闭式研究的高冷神坛,到实现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生动注脚。尹磊认为,石墨烯产业化大幕拉开,以石墨烯新材料应用创新推动传统行业升级将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我们一方面要提升内功,为未来石墨烯膜爆发式增长储备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研发,实现更多石墨烯跨界运用成果。
目前,瑞丰特正牵头启动石墨烯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心将围绕协同企业重大制造难题,协同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开发、成果共享,实现石墨烯产业的创新突破。这个协同创新中心,未来将是实现更多从0到1的地方。尹磊说。
(原标题:瑞丰特科技:从钱变纸到纸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