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山东将实施机器换人工程,加快从人口红利向技术红利转变,促进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橡胶及塑料、机械加工、建材、粮食、食品、电子电气、采矿、家电、石化、物流、纺织等领域的规模应用,降低企业用工压力和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争取更大利润空间。山东省经信委副主任廉凯2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山东正积极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加速制造业企业新旧动能转换。
高端软件产品缺失
据廉凯介绍,当前山东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成效显著,智能制造水平日益提升。但在两化融合水平、制造装备、公共服务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山东处于两化融合集成提升阶段的企业占30.1%,处于创新突破阶段的占7.1%,还有54.6%的企业仍处于单项覆盖阶段。廉凯表示,当前,大多数企业应用于提高产品质量、实现节能减排、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智能化技术严重缺乏;应用于各类复杂产品设计和企业管理的智能化高端软件产品缺失。
山东省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处长李永华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山东工程机械企业中,关键工序中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FMC/FMS)覆盖率、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覆盖率和自动化生产线。
同时,山东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层次偏低。廉凯表示,山东自主研发的高精密、高端大型智能化成套装备较少。作为工业母机的机床整机制造行业,2015年全省生产金切机床17.8万台,产量全国**,但数控化率只有27.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6个百分点,比辽宁低约35个百分点,中高档数控机床配套的关键功能部件70%需要进口。山东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数量)约为36,与全国持平,而发达国家普遍超过200,差距较大。
培育网络化生产新模式
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可以实现企业产品和消费者的直接对接,缓解传统制造业企业面对互联网企业的焦虑。廉凯对记者表示,山东将实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行动、智能制造培育行动、企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普及行动、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行动,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进程,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据廉凯介绍,山东将培育网络化生产制造新模式,包括个性化定制模式、网络化协同制造模式、服务型制造模式、智能化生产模式。鼓励企业借助互联网平台,在家电、机械装备、汽车等领域积极发展众创定制;在服装、家居建材、日用消费品等领域积极发展深度定制。
李永华告诉记者,目前,青岛红领实现了对用户需求订单信息产品开发工艺规划生产制造使用维护过程中的人、原材料、机器的每个加工动作和行为的自动、在线、实时、全面的记录,实现了生产全流程各环节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传输、自动处理、自动执行,解决了个性化定制带来的生产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问题,企业设计成本降低40%,原材料库存和成品存货数量减少60%,生产周期缩短40%,收入利润率达到16.9%,是同行业平均利润率的3倍以上。
通过实施智能制造使企业的订单交付率由68.1%提升至99%,每年节约用电20%左右,企业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研发效率提升25%、试车返工率由3.8%降至1.2%,综合效益显著。
廉凯透露,下一步山东将加快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无人生产线建设。进一步加快关键岗位机器人应用。
建立一批工业云体验中心,开展应用示范,每年服务企业不少于2000家。依托工业云平台开展工业大数据研究,着力培育一批数据驱动型制造企业。每年选择20家骨干园区开展智慧园区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