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上海闵行区围绕一体多翼一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坚持一手抓载体建设,一手抓项目引进,正在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以航天、航空、船舶、电子信息为核心,军民融合、军民通用型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布局。
构建一体多翼一基地产业布局
闵行区是国家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区内国防科技工业布局集中,军工产业和民用制造业高度发达,军民融合要素高度集聚,具有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基础优势,去年闵行区军民融合产业总产值突破1900亿元。
上海闵行区:一个军民融合发展高地在崛起
在军转民领域,近年来闵行区涌现出总参国家北斗导航应用上海产业基地管理中心项目、航天八院高端装备轻量化镁合金材料产业化项目、711所船舶动力配套件生产项目等一批技术水平先进、经济效益良好、发展前景广阔的军转民项目。
上海交大国防科研重大专项、拓璞数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国核自仪非能动安全型核电站全范围仪控验证及培训模拟机等一批民参军项目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应用、船舶与海洋工程等领域取得重点突破,新闵锻造等40多家企业参与军工科研和生产。
闵行区形成了研究所+、校企全面战略合作、以民掩军、政产学研用联合创新等科技协同创新模式,支撑了国家重大工程型号的研制,提升了基础研究能力,体现了协同创新示范效应。
去年8月,上海市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上海市军民融合产业联盟揭牌,目前联盟集聚了24家单位,梳理对接了中船重工711所项目、拓璞数控项目、增材制造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制定完善了相关产业政策。
闵行区已成为上海**一个市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代表上海创建科技创新为###、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金融服务为突破、以人才育用为支撑为特色的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闵行区以打造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生态体系为目标,构建了一体多翼一基地的军民融合产业载体空间布局。
一体即莘庄工业区申南路515号核心服务区,集聚展示交易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孵化中试基地等功能,满足军民融合企业各类需求。
多翼即各具特色的军民融合专业孵化器,如上海(航天)军民融合创新创业中心、与上海交大合作的零号湾军民融合孵化器、保大和众科技创意产业园、中航紫竹特思创联合孵化器。其中上海(航天)双创中心以太空站为外形,四个太空舱组成上海太空站,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发起成立,将依托航天八院的创新优势和航天工程技术特色服务,着力打造航天硅谷。
一基地即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坐落于浦江镇,利用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规划了4平方公里作为产业化项目的重要承载区,将打造科创水平一流、辐射效应明显、发展成效显著的具有示范效应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今年711所船舶动力配套件生产及军民融合产业化能力建设项目即落户该基地。
构建优越的产业生态环境
今年,闵行区预计有近23万平米以军民融合为主题的载体资源(含企业研发办公用房和标准化厂房)可投入使用。闵行区要形成产业催生项目、项目集聚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局面,以优越的产业生态环境吸引军民融合典型项目落户。
闵行区去年设立了总额20亿的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目前正与上海市国防科工办共同设立上海市军民融合产业基金。
闵行区已在科技成果转化、众创空间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创新基金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在载体方面,针对军民融合创新创业类重点项目,可给予办公、生产经营场地租金两免一减半,对有产业化需求的重点项目予以土地资源保障或厂房定制;又如在项目建设方面,对重点军民融合项目的研发、产业化,智能化生产,以及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等给予补贴;再如,在民参军方面,对民企获得军工生产相关证书可以获得补贴,获得军民结合军事技术项目合同研制任务给予资助;对军转民的成果转化给予扶持等。
闵行区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市级相关部门、各大军工集团、民口单位、相关平台机构,征集了一批军民融合重点项目,建立了项目信息库,经综合评估和对接,已有一批项目达成落户意向并已签约。
闵行区充分发挥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华东版权登记大厅、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闵行分中心、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南部分中心等功能性平台的作用,引进和打造军民两用技术交易平台,发挥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为军队、军工企业、民参军企业的各类产(股)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交易提供综合服务。
由上海市国防科工办牵头组织建设的市级军民深度融合工作推进平台上海市军民融合产业促进中心也在加紧建设,将从上海市层面统筹规划全市各相关单位军民两用技术的梳理、培育和产业孵化,释放军工企业国防科技潜能、激发民口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力和为军服务潜力,形成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
闵行区还依托上海交大、航天八院等单位,充分发挥军工专家集聚的优势,利用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针对军民融合核心产业领域共性技术的研发、检测、转化等,搭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查询、技术创新、质量检测、法规标准、设备共享等方面的服务。
闵行区副区长吴斌说,我们在军民融合涉及的科技、产业、金融、人才四个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且是打组合拳的政策叠加,牢牢抓住融合这一主线,扎扎实实推进闵行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工作,形成产业集聚示范效应。
(原标题:上海闵行区:一个军民融合发展高地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