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在青岛市重点培育的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中,机械装备产业链的块头*大,去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209.6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903家。在201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中,机械装备产业链产值占17%以上;在2016年全市十条千亿级产业链总产值中,机械装备产业链产值占23%以上,在青岛工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青岛机械装备产业链: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近年来,青岛市机械装备产业大块头有大智慧,通过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产业迈向高端,为青岛市打造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机械装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长期处于中低端领域,面对这一局面,青岛市推动机械装备企业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升级,一批企业先后崛起,成为具有全国甚至全球竞争优势的企业。目前,青岛市的软控股份在橡胶装备行业名列世界**;海克斯康是全球*大三坐标测量仪器制造商;地恩地拥孔加工激光定位设备在全球处于垄断地位;汉缆的超高压电缆综合指标**国内同行业;捷能是国内中小型汽轮机*大设计制造商和电站成套设备供应商;佳明测控是国内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连续监测系统生产企业;国林实业的大型臭氧设备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
青岛机械装备产业链: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自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布以来,青岛市积极推动智能制造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推动机械装备产业在新常态下重塑竞争力。在近年来国家认定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中,青岛入选项目数在副省级城市名列**;在山东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中,青岛市共有7家企业的项目入围,入选项目数同样名列**。2012年至2013年,青岛市的高性能子午胎成型数字化车间建设及应用项目、工业机器人在轮胎行业的示范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包装车间自动码垛及自动仓储设备系统项目等三个项目列入国家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这些项目如今已全面建成,使企业的生产效率、能源利用率显著提高,运行成本、产品不良率大幅降低。2016年,青岛又有四个项目列入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专项,获得国家资金支持1.3亿元。
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使青岛市在短短几年里,涌现出发展迅猛、独具特色的智能装备产业。位于高新区的青岛国际机器人产业园,以打造国家机器人产业创新基地、中国北方*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为目标,吸引了60余家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和配套企业入驻,总投资逾126.8亿元,其中包括瑞士ABB、德国库卡、日本发那科和安川电机、新松机器人、软控科捷、海德马克、宝佳、诺力达、速霸数控设备等一批国内外优势企业,产品涉及拾取、包装、上下料、机械加工、码垛等工业领域应用,以及康复、水下、清洁等服务领域应用,成为国内首家获批的以机器人产业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记者从市经信委了解到,十三五时期,青岛市将围绕机械装备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定向招商、加快产业集聚、加强技术创新、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动机械装备产业成为青岛市以四新促四化的强力引擎。
在政策支持方面,青岛市将根据《关于促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对购买使用工业机器人产品的企业予以财政补贴,并引导更多企业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在强化定向招商方面,青岛市将重点引进成套设备、智能装备、关键核心零部件等生产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配套;在加快产业集聚方面,青岛市将着重培育机器人产业园区、华通高新装备产业园,做大做强在黄岛、胶州、即墨、平度等地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打造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在加强技术创新方面,推进生产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的有机融合与协同合作,实施关键性、前瞻性技术重点攻关;在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方面,继续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的优势企业作为试点示范,认定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重点项目,以点带面推动产业升级。
(原标题:青岛机械装备产业链:智能制造###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