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近年来,虽然机械行业的结构调整仍在继续,但以专业化、精细化、创新型为主导的南靖台企却逆市成长,闯出一片天。
秉持专精特的发展理念,南靖台企通过对核心技术的深度研发,赢得细分市场。
专精特###福建南靖台企逆市成长
观念一变天地宽。台企漳州东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子铭颇有感触地说,近几年,南靖台企取得快速发展,得益于勇于打破常规,突破做大的思维束缚,向做精、做专转变。
东刚精密长期致力于数控中心机的研发生产。日前,记者走进东刚精密的生产车间,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智造的热度。林子铭介绍,公司正加紧生产新研发的智能数控五轴加工中心机,新产品将陆续投放东南亚市场。智能数控五轴加工中心机能实现部件一次装夹、五面加工,弥补了通用型三轴加工中心机重复装夹造成定位差的缺陷,人力成本节省了40%,效率提高了20%,加工精度也有了大幅提升。
科技创新为东刚精密转型智造注入动能。近三年来,公司主营业务量以每年15%的幅度稳步递增。2016年,公司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
随着机械制造业发展,同质化产品增多,标准化产品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捕获市场需求,打造非标专属产品,占据细分市场是南靖台企勇一机械的经营策略。
前段时间,接了一笔每个月10万根线轨订单的丰山工业区赖总可谓喜忧参半,既欣喜于有了一笔大订单,又苦于难以完成好加工线轨的重要环节钻孔。每根线轨都需要钻孔67个,而厂里现有的3轴线轨钻孔机,需要人工反复移位20多次才能完成,加工效率和精度都无法达到预定要求。得知此事的勇一机械经理陈钟伟凭借多年的研发经验,心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研制一台市场上没有的22轴线轨钻孔机。
摆在陈钟伟眼前*大的技术难题是22根主轴的平行度和中心距,每根主轴的平行误差必须控制在0.09毫米至0.11毫米,但按顺序组装主轴,22根主轴的累积误差将给产品造成致命的精度差。为了攻克难题,陈钟伟与团队成员反复测试、校准,*终确定了三点定位校准的方法,采用均分定位,有效平均了每根主轴间的平行误差。保证了精度之后,陈钟伟还改良了主轴位置,将原有侧钻改为垂直钻孔,不仅提升了机台钻孔的稳固程度,加快了切削速度,还能依靠重力将冷却液导入线轨,提高了机台整体性能。一台22轴线轨打孔机,4分钟便能完成一组打孔,机台还能实现自动移位,加工效率提升了1.5倍。不久,**台机台下线测试便得到了赖总的好评,他当即便决定与陈钟伟洽谈技术转让事宜。
许多客户只了解自身现有设备以及需要实现的产能需求,却没有自主研发的能力。勇一机械就好比一座技术桥梁,定位企业的特殊需求,进行非标研发,连接需求与产能实现。陈钟伟说。
目前,依靠良好的营商环境,落户南靖的精密机械企业累计已达70多家,其中,东刚、维峰、大同等台企10多家、年创产值近10亿元。
(原标题:专精特###南靖台企逆市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