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团中央于2005年为沈阳命名的##也是**一家技能人才培养专业机构。13年来,在共青团中央、共青团辽宁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在沈阳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共青团沈阳市委多措并举推进基地建设,形成了具有沈阳特色的建设模式和社会功能,打造出了沈阳青年技能的亮丽品牌,为青年技能人才茁壮成长、促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质量意识在心中 大国工匠在路上
命名一批实训基地
基于沈阳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共青团沈阳市委在青年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业已形成的做法和经验,共青团中央命名沈阳为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明确了基地建设工作职能、组织运行机制、未来发展规划等相关内容。
按照团中央和沈阳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安排,团市委相继出台了《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工作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制度,结合团中央规定的工作职能和内容,相继命名建设一批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站,广泛开展青工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形成了基地办和各企业双向互动,各种培训资源广泛参与,各工种全方位覆盖的青年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
开展导师带徒活动
在做好企业常项导师带徒活动基础上,组织对新分配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导师带徒活动,完善了考核激励制度,并开辟了基地建设的***师资力量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导师团,对沈阳乃至全国青年技能人才的成长发展进行政策指导和职业生涯导航。目前,导师团已在全国范围内聘请了100多名专家担任导师,利用青工普训等多种学术交流的方式,传授先进技能理念、经验和手段,有效帮助青工解决了技术提高、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依托完备的工作体系,以沈飞、金杯等23个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和6个技能鉴定站为重点,以基层二级普训和基地办一级普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数控、工具钳工等近百个工种的实操普训,13年来,共普训青工超过16万人次,为企业生产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技能人才。
畅通技能鉴定绿色通道
基地采取企业自主鉴定、基地鉴定、大赛鉴定等方式,为广大青工技能鉴定开辟了绿色通道,通过技能鉴定、拿到技能证书后,基地办将补贴实际费用50%。进入市级以上大赛前三名和实际操作及理论考试60分以上的选手,可以破格晋升技能等级。突破了比例、资历、年龄、身份等限制,满足了青工获得认证、提升技术等级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基地竞赛体系主要分为***、省级和市级大赛。其中省、市两级青年职业技能大赛,13年来,累计15万名青工参与到竞赛中来。在全国范围内,13年来,全国各地共举办省级青工技能竞赛2953场,市级竞赛11984场,累计有1290多万名青年技术工人参加各级竞赛,21.1万名青年通过技能竞赛活动晋升技术等级,有力牵动了一大批####青年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营造技能文化氛围
基地建设注重青年技能文化的营造和培育,通过成立沈阳市青年技师协会,在沈鼓集团、沈阳机床等企业设立分会,形成了市企链条式结构,牵头开展报告会、现场技能论坛等系列交流活动,受益青工10万人次。
组织评选表彰沈阳十大杰出青年技能人才、沈阳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利用媒体广泛宣传,选树和推荐为全市乃至全国的青年典型,在方文墨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后,刘刚、洪家光荣获了全国*美青工。 组织广大青工在各自领域开展小建议、小革新、小设计、小改造、小发明活动,创造新兴的富有当代青年特点的工业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塑形等功能,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源头活水,在传承工业文化的同时,更是赋予了沈阳工业文化全新的时代内涵与传播力量。
(原标题:质量意识在心中 大国工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