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因一座矿兴起一座城。 60多年前,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精英之士,为同一个梦想来到马鞍山这座因矿、因钢而建的城!自出生之日起,马鞍山就从内而外散发着开放包容的气质。时至今日,面对新常态新形势,马鞍山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开放带动发展战略,构建面向国内国际开放合作新格局,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年轻的港城正在启航!
年轻的港城正在启航
掘金区位优势,钢城融入多个都市圈
每个工作日的清晨,伴着车载音乐,家住南京的何驰开始从江宁区出发,驱车赶往位于马鞍山慈湖高新区的安徽圣诺贝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身为公司厂部副总,自从2011年厂房从南京搬迁到马鞍山,何驰就开始了在南京和马鞍山之间奔波,但他并没有感到不便!
不管是公路还是高铁都很方便,开车只要30分钟。 何驰解释说,马鞍山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这也是他们公司厂房搬迁至此的重要原因。在马鞍山,像何驰这样生活在南京和马鞍山两地的人很多。
位于安徽东大门、毗邻长三角地区的马鞍山,近年来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国家三大战略,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和长三角城市群建设。马鞍山高标准顶层设计,制定《开放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关于等高对接苏浙沪全面融入长三角的实施意见》等,着力构建全面立体的综合交通网络,项目化推进交通、产业、文化、旅游、社保等领域与多个都市圈的互联互通。
同时,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机遇,马鞍山市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推动外贸进出口快速发展。马鞍山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意大利米兰欧洲机床展等各类国内外知名展会,实现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
包容纳英才,开放谱未来。开放带动的发展战略和包容的城市姿态,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吸引了许多英才。就职于马鞍山博望老牌机床企业中亚机床制造公司的湖南籍外贸部经理邹利红,已在马鞍山工作十年,从湘妹子变成了地道的徽姑娘,并把马鞍山博望造机床销售到世界各地。 作为马鞍山较早掘金一带一路的企业,今年中亚机床已实现直接出口额500万美元,间接出口额3000万美元,产品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半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发展的政策环境,成就了企业,也让我们开阔了视野。 说起对开放发展*大的感受,邹利红介绍,自己所到世界每一个地方都能看到中国企业的影子,都留下了标着Made In China字样的自家企业生产的数控机床产品。
中亚机床制造公司
深挖深水良港,年轻港城正在启航
9月7日上午天朗气清,一艘自山东省驶来的小型货轮停靠在长江下游一座港口,等待着大海轮到来,就可进行货物分装,运往全国各地。这艘小型货船停靠的港口正是位于安徽东部的新兴江海联运、货物集散枢纽中心港马鞍山郑蒲港。
马鞍山是年轻的城市,郑蒲港是更年轻的港口!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还。位于碧水东流却又北还之处的郑蒲港,曾是长江**没有开发的、也是安徽江北**的万吨级深水良港。
2011年,马鞍山市立足一江两岸协调发展,在和县境内的江北产业集中区规划范围内,规划建设总面积225平方公里的郑蒲港新区。马鞍山依托新区拥有9.5公里的深水岸线资源,明确打造安徽江海联运枢纽中心和现代化新城区的目标,提出以港兴市战略和新区港城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的定位。经过多年建设发展,2014年郑蒲港开港,2015年开通至太仓港、至合肥港内贸集装箱航线。去年,郑蒲港又开通至广州江海直达定期集装箱内贸干线船班,同时配套开通至武汉、至合肥的天天班的支线航班,并接连获批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肉类、粮食等进口指定口岸,获得了国际通行证和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
今年7月5日,一艘越南籍海豚15轮,从印尼布敦岛的布通港直达郑蒲港,这是该港##迎来外籍轮入港,同时开通了该港至上海港外贸内支线、至盘锦港(北方航线)内贸集装箱定期班轮。这标志以郑蒲港作为母港的安徽江海联运枢纽中心正在逐步变为现实,也为该港至东南亚、韩、日等近洋直达航线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随着新区的建设和港口承载能力的提高,港口的发展不断迎来新的机遇。 安徽省郑蒲港务有限公司副总顾冰介绍,这几日,公司上下正在准备迎接世界卫生组织的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验收,一旦验收通过,港口开放度将进一步提升。
记者看到,在郑蒲港新区同样等待检验的还有去年8月26日获批建设的郑蒲港综合保税区。综保区去年获批建设,我们的目标是当年开工,一年建成;现在目标基本实现,只等相关部门验收。郑蒲港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保税区、一类对外开放港口、进口指定口岸的获批和建设,带来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叠加效应,一批企业陆续进驻新区,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现金流,提升了新区开放发展内生动力。
精耕招大引强,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项目2015年10月份签约,现有厂房是当地政府在旧厂房基础上改建,从改建到完成只用了26天时间。 茂迪(马鞍山)新能源有限公司行政经理吴伟杰说。他一口浓浓的台湾腔赞叹着26天的马鞍山速度,把一片废弃的厂房改建成为合格的无尘车间,令有意来马鞍山投资的企业倍受振奋。
位于马鞍山经开区的茂迪(马鞍山)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台资企业。企业一期项目投资14亿元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单、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加工设备,2016年产值已达2.3亿元。
近年来,马鞍山市将良好的区位条件转为现实的开放优势,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从细微处入手,狠抓软硬件建设,招大引强,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全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今年上半年,马鞍山市来自苏浙沪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194个,长三角地区的到位资金223.3亿元,占实际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资金的55.4%,同比增长11.1%。
在对外经贸方面,马鞍山更为主动地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搭建对外开放新载体。去年8月,马鞍山成为我省**加入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的城市,为开展对德、对欧交流合作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拓了新的空间。据悉,截至7月,今年马鞍山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4亿美元,总量全省排名第三;同比增长9%,增幅全省排名第五;新签约外资项目19个,开放发展工作取得新成效。
(原标题:马鞍山 钢港交响的开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