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这与***同志主政浙江期间,以调研开局、调研开路,提出创新驱动理念,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经历分不开。

一、创新驱动由理念变为国家战略,###着中国发展实现新跨越
1.***同志跑透浙江的省情市情县情,提出创新驱动理念
2003年2月14日至16日,***同志先后到玉环、温岭、新昌、嵊州、上虞、诸暨等县市,对我省具有优势的纺织、服装、机械、化工等制造业进行调研,实地考察了苏泊尔、钱江摩托、三花、新和成、巴贝、龙盛、海亮等一批企业和一些工业园区,并在诸暨召开了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座谈会。***同志指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我省抓住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变化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提升和发展制造业的客观要求。
2003年7月,为推进浙江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同志在深入调研听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八八战略,其中有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
2006年3月20日,在全省自主创新大会上,***同志指出,浙江进入了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时期,只有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发展。2006年10月17日至23日,***同志来到绍兴,在新昌深入企业和车间,就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开展调研。他进一步指出,要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在提高产业层次和竞争力上下功夫;要加快品牌大省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着力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要推进改革创新,着力在建立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这些要求和提法,一定程度上为十八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同志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同志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他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发展的**动力。
2017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是科技创新能力。目前,中国先后与瑞士、以色列两个在创新、研发领域具有全球公认**地位的国家,建立起以创新为标志的伙伴关系。创新驱动理念已然成为国家意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二、山区小县践行创新驱动理念,结出丰硕成果
新昌是个山区小县,八山半水分半田,区域面积1213公里,人口43万,资源制约大,发展压力重。
***同志两次到新昌调研后,新昌干部群众认识到唯有创新驱动,才有转型发展。新昌县按照***同志提出的要求,主动践行创新驱动理念,坚持资源不足科技补、区位不足服务补,不比规模比效益,不比大小比创新,全面实行科技新政,努力为发展插上创新的翅膀。
坚持资源不足科技补,形成创新导向机制。建立领导干部抓创新的导向机制。成立创新驱动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协调推进各项工作。造浓创新氛围,每年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对创新人才大张旗鼓表彰。加强督查考核,把科技创新列入部门乡镇绩效考核。制订出台加快创新驱动推进工业强县建设等10多个文件,从财政、税收、金融、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明确科技财政投入占比达到10%,每年安排3亿元用于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战略性产业发展,每年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近3亿元,极大激发了企业创新热情。
坚持不比大小比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手抓创新型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实施上市企业倍增计划,培育一批全国乃至世界单打###;一手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尖方向发展,形成了一批细分行业的领跑者,现已有销售超百亿企业2家,A股上市企业9家,新三板挂牌10家,上市挂牌企业数量列全省前列。鼓励企业海内外并购重组,万丰奥特出资11亿元收购了全球##的镁合金生产企业加拿大Meridian公司,进入新材料领域,日发精机出资3.5亿元收购意大利航空设备制造商MCM公司,成为拥有飞机零部件生产及装配能力的企业,企业竞争力快速提升。加强企业研究院建设,8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已基本建成,40家省市县三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正在培育。创新实施企业多研发中心模式,已建立海外研究中心11个,在上海、杭州等智力富集地区建立研发中心26个。现有4家国家创新型企业、4个***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占到全省的近1/10。深化技术创新开放合作机制,做深产学研合作。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建立双层双向对接合作机制,实现全国技术新昌用。目前,新昌共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1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9家,柔性引进15名院士及科研团队。
坚持区位不足服务补,强化创新支撑。优化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建设,为企业科技创新持续提供动力。抓园区平台,建立以科技、效益、集约等为主的项目综合评估机制,实行科技导向的差别化用地价格机制,提升发展高新园区和新昌工业园区两大省级平台,目前90%以上的工业总量已集中在两大省级园区。建设了一批众创空间,尤其高度重视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建设智能装备小镇等10个特色小镇,按省市县分级创建。抓创新平台,大力推进南岩科技城建设,加快高层次科技服务中介和企业研发机构集聚,目前***轴承和机械产品检测中心建成运行,科技孵化器建成投用,工业设计基地基本建成,已引进国内外知名工业设计公司10家、高层次科技服务中介11家。抓服务平台,深化科技公共服务机制,科技大市场、科技展览厅建成投用,科技成果网建成运行,建立按实绩扶持机制。
坚持不比规模比效益,突出产业升级。新昌致力产业高新化。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2+X产业体系,做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2个战略性支撑产业,尤其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航空装备、大型数控机床等。致力发展集约化。2012年起实施亩产效益导向机制。严格落实工业用地履约管理制度,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投资强度按省定标准再提高20%以上,引导和倒逼企业提升发展质量。如康立电子原来占地不足5亩,销售额8000多万,利润近2000万,税收近1000万,厂房容积率2.7%。
新昌的创新驱动实践,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2014年12月全省##县域综合性科技体制改革试点落户新昌。2015年12月9日,全国县市科技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新昌召开。新昌被工信部命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一个山区小县,各方面都不具备优势,却创造出奇迹,引来各方关注,归根结底*重要的一条就是践行创新驱动理念的结果。
(原标题:创新驱动理念的新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