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机床附件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机床功能部件突破瓶颈的方法分析
2014年01月14日 15:27 生意宝

  我国已连年成为世界机床制造**大国,但同时也是世界**大进口国,这说明我国高档数控机床还不能满足国内需要。制约因素之一就是高档功能部件还受制于人,大量从国外进口。不久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通过了《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期间工作要点(试行》,把着力提升中高档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配套能力作为行业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之一,并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机床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表示,两条腿走路就是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发展积极性,在积极支持专业化企业加快发展的同时,也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机床主机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延伸产业链,积极介入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产业的发展,从而加速中高档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产业的发展进程。专业化企业应与主机厂密切结合,形成开发与应用的产业联盟和利益共同体。
  对此,在机床协会组织的会议上,来自功能部件行业的企业负责人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建议一:应避免大而全、小而全
  广东高新凯特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美玲表示:这就是说支持和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研发生产中高档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只要做得好的企业,不管是主机厂,还是功能部件专业厂,都应该支持并促进其加速往中高端发展。
  但她提出两个疑问:一个是机床工具行业到底应该走大而全还是专业化生产的道路?另外一个就是,主机厂要做功能部件具备哪些优势呢?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敏佳认为:支持主机厂建立数控系统研究部门,开发中高档数控软件功能,开发专用加工工艺软件模块。系统的硬件、伺服驱动装置与伺服电机应由系统专业厂生产配套,不宜重复建设生产车间。
  山东博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保民说:为了加快功能部件的发展,主机厂家可以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加入功能部件的发展中来。但我个人认为,主机厂家在这方面的介入要经过充分考虑。以什么方式介入?介入什么?非常值得研究。要充分结合自身的优势,并要避免走大而全、小而全的路子。
  建议二:马扎可模式可借鉴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提出,长期以来,我国数控系统与数控机床的发展呈现两张皮的现象比较突出。两者没有形成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和共同进步的局面,也没有形成开发与应用产业联盟和利益共同体的战略合作关系,这不仅制约我国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更制约了我国数控系统行业的发展。
  据陈吉红介绍,国际上发展数控系统产业有三种模式,每种模式各有优劣。
  其一是西门子模式。即系统厂专业生产各种规格的数控系统,提供各种标准型的功能模块,为全世界的主机厂提供批量配套,例如,发那科、西门子、三菱等主要生产数控系统。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主机厂和系统厂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利于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但缺点是系统厂和主机厂主要是买卖关系,双方结合不够紧密。
  其二是哈斯模式,即主机厂独立开发数控系统,并与其自产的数控机床配套销售。如美国哈斯公司、意大利菲迪亚等,这些公司创立之初是从数控系统研发起步,为了推广数控系统,开始了数控机床的生产销售。其缺点是主机厂独有品牌的数控系统很难被其他主机厂选用。
  其三是马扎克模式,即主机厂在系统厂提供的开发平台上,研发自主品牌的数控系统,并与所自产的数控机床配套销售。如日本马扎克、森精机等公司,在三菱、发那科公司提供的数控系统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形成自己的数控系统品牌。这一模式既避免了另外两种模式可能出现的缺点,又发扬了其自身的优点。
  陈吉红认为:马扎克模式是主机厂发展数控系统产业*适合的模式。而实施这一模式的关键是:系统厂源源不断地为主机厂提供数控系统平台技术,形成主机厂和系统厂共同开发与应用的产业联盟和利益共同体。十一五期间,华中数控积极与大连机床、北一机、武重集团、南通机床等重点机床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大大促进了中高档国产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发展。
  建议三:产业政策需倾斜
  烟台环球机床附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万谋提出,多年来,功能部件生产企业一直在重主机轻配套和重洋轻土的环境下艰难前行,逆水行舟。由于附件、部件名称的非主要性特征,使功能部件产业很难享受主体般的重视。
  尽管近几年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但由于相关生产企业基础薄弱、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投入不足等原因,效果差强人意,远没有形成产业化配套能力。
  因此,要想发展功能部件行业,充分调动生产企业的积极性,首先应给其与主机一样的重视,在产业政策上应给予一定的倾斜。
  其次,功能部件行业要发展,必须在产学研用联盟体系建设上有所作为,而其*终的落脚点是应用。因此,建议政府出台一些鼓励行业用户采用国产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的政策,多给国产功能部件一些机会。同时,功能部件企业自身也要在密切同主机厂的合作上多下功夫,由点及面,争取在应用上产生示范效应,逐步提高配套能力。
  *后,功能部件厂要与主机厂结成战略联盟,加快发展,共同发展,以提升功能部件发展的速度。这是非常必要的发展之路,但应该说也非常不容易。究其原因,张万谋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们的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二是这几年的高速发展让大家产生了错觉,以为数控机床没什么难做的,纷纷上马。至于说功能部件,都依靠外购。但这几年发展的结果是,我们给别人做了嫁衣。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机床水平却没有真正提升上来。
  建议四:主机厂和系统厂应密切配合
  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德海认为,要发展好数控系统,必须要做系统规划,做到专精特,数控企业要与主机企业密切合作,更好地为主机服务。搞数控系统的厂家必须要研究工艺,研究机床,还必须要研究关键的执行部件,只有这样才能搞清楚数控系统要做什么事情,解决哪些问题。
  研发数控系统,在流程、技术和工艺方面研究的内容与机床是完全不同的,主机厂的优势是对需求方面的了解比较充分。对于机床协会提出的两条腿走路的观点,我认为从满足机床产业的发展需要来看是客观的,####不能够让搞软件、搞控制、搞硬件的人,脱离了工艺和机械去搞数控系统,这样####是搞不好的。所以,作为数控系统的制造企业,我们希望与主机制造企业密切合作,充分为主机企业服务。
  搞任何技术,如果没有完善的加工设计和系统规划,没有专、精、特的支撑,这个产业都是做不好的。这其中有着客观规律,不是单纯财力就能解决的问题。
  至于说,鼓励主机厂开发数控系统,关键是要看主机厂有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发展高档数控系统需要专业化的研发团队、制造生产团队和应用技术团队,需要各式各样的实验、测试条件乃至相关技术创新所需的企业文化氛围,这些都不是仅用钱就可以解决的,不能头脑发热。从过去的行业发展历程看,主机厂研制数控系统的成功经验不多,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难度会越来越大。
  赵美玲则表示,有人这样评价目前中国机床工具行业技术情况:功能部件企业使用了世界上**的关键加工设备,却没能生产出一流的功能部件;主机厂采用了世界上**的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却没有生产出一流的机床。不管是主机厂,还是功能部件企业,都有太多的技术、工艺问题需要攻克,应该在各自的行业中发挥专业化生产的优势,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实现共同进步,合力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28395号-32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