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机床附件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中国机床工具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4年03月22日 08:13 机床附件产业网
  一、2013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运行特点  总体特征:机床工具行业处于低位徘徊运行状态;产能利用率低,市场规模整体萎缩;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持续下降;机床出口未见明显好转,长期保持增长的进口也出现大幅下降。  机床产量:2013年机床产量延续了2012年产量持续下降趋势,但降幅逐月收窄。2013年112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72.59万台,同比下降1.54,其中数控机床产量20.93万台,同比增长2.16,从趋势看,2013年下半年数控机床产量增幅高于金切机床增幅,主要受上年基数影响。  2012年我国刀具市场的规模从2011年的400亿元缩减到340亿元,刀具进口从135亿元下降到115亿元,两项数据同比降幅均在15左右,刀具出口从85亿元下降到76亿元。2013年111月进口刀具额虽然同比下降0.49,但仍达到12.5亿美元,整体来看进口刀具呈下降趋势。  再来看一下进出口数据,2013年金属加工机床进口73733台、100.15亿美元,金额同比下降25.37,平均进口单价为13.58万美元。其中,加工中心进口20741台、33.82亿美元,金额同比下降40.14;数控机床进口15937台、41.69亿美元,金额同比下降11.71.  以上数据充分显示出中国机床工具市场正在发生非常显著的变化,突出特征是:需求总量下降,需求结构上升,进口的机床工具趋向于高端产品。  分析机床工具行业发展特点及现状  二、对机床工具行业的几点思考  从宏观层面看,日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传递出了要求稳中求进的政策信号,因此国民经济2014年也有望保持平稳发展;而国际经济环境中新兴经济体虽相对困难,但发达国家正在缓慢复苏。总体看,我们认为2014年机械工业可以在结构有所调整的同时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受大环境影响,机床主机产品产量继上年大幅下降之后,总体而言,机床主机企业2014年仍处于下降通道之中,或将面临产能过剩、订单不足、过度竞争、价格下滑等问题,中低档机床和重型机床领域表现更为突出。  现代高效刀具的使用亟待推广。据统计,发达国家每年的刀具消费额约为机床消费额的50左右。大大高于中国制造业刀具消费的比重。从全球范围来看,2008年,机床消费达到850亿美元的水平,而刀具消费也创下了210亿美元的新高,刀具消费与机床消费比重的全球平均水平约为25.在我国,机床消费已连续七年高居世界**,2008年更达到了194.4亿美元的创记录水平。我国刀具消费额也##超过各主要发达国家,达到40亿美元。但是,相对于我国制造业庞大的机床消费规模而言,刀具消费水平仍大大偏低,仅为机床消费的20.这一比重不但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就说明,在我国的刀具消费中,廉价而低效的传统刀具仍占主流,机床功能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制造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巨大。这既是中国工具工业的差距所在,也是中国工具工业的用武之地。  从企业层面看,经过两年多的市场考验,很多企业已经从被动的应付市场变化,逐步转向主动顺应变化,主动地进行产品市场定位,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寻找市场机会。在当前形势下,行业企业要彻底放弃对政府进一步推出强力经济刺激计划的期待,放弃对中低端市场需求强力反弹的渴求,上述期待和渴求都是不切实际的,必须进行自我调整。  全面深化的改革与创新必将催生出更多的潜在发展机遇,如各地兴起的机器换人现象正在为机床行业催生##有利的升级市场。机器换人的核心是将落后的制造方式升级为更为高效、更为环保、更为可靠、更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的制造方式,这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和生活质量,这一趋势不可阻挡。机床行业要抓住这一机遇。  三、机床工具行业努力的方向  是加强研发试验条件的建设,加大研发试验活动的投入。为提高机床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改变国产机床常见病、多发病创造必要的研发设施;持之以恒地打造中国机床的高品质形象。  是主动针对不同用户的加工要求,积极开展加工工艺试验研究,积累数据,改进产品,提高为用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能力,在为广大用户提质增效的过程中提高自身附加值。  是下大力量突破数控系统、功能部件等薄弱环节,培育有竞争力的基础配套产业,摆脱基础薄弱对机床行业发展的瓶颈约束,为主机向高端升级提供坚强支撑。  是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积极谋划传统机床产品的升级换代,为中国机床工业在未来世界同行高端产品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提升未来中国机床高端市场份额作准备。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28395号-32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