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可靠性与经济性就是一对欢喜冤家。 对消费者而言,自然是希望购买的产品既经济且可靠性又高;但如果将身份变为制造企业主,那么则希望产品的销量和利润越多越好。 不同的企业,不同品牌的产品对这个平衡点的设置各有不同,但毋庸置疑的是,由于企业的本质是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社会经济组织,因此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就必然要在可靠性和经济性之间进行权衡。 可靠性太高,就会大幅增加设计制造成本,不符合经济性的要求,而增加的成本也会降低用户的购买愿望;可靠性太差就会大幅增加用户的维修成本和停机损失,同样不符合经济性的要求,更会打消用户的购买愿望。 可靠性经济 记者日前翻阅到一份资料,重庆大学教授、机械设计制造研究所所长张根保提到数控机床可靠性经济分析的相关研究,文献中,他表示可靠性经济分析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寻找一个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达到*优的解决方案。 他认为,可以简单地分为可靠性保证费用和由于可靠性差导致损失两个方面。随着产品可靠性的提升,保证费用升高而损失降低,这两者数据的交汇处就能达到*佳可靠性总费用。 张根保表示,当前国内的机床用户不惜花费极大的代价从国外进口高档数控机床,除了出于精度需求外,更多的是出于对*佳可靠性总费用的考虑。同时大量数据也已经印证了国产机床的可靠性水平与*佳可靠性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很多企业还在进行低成本竞争。因此,国内机床企业迫切需要合理有效的优化手段进行可靠性提升。 据悉,可靠性经济分析与控制主要包含可靠性经济分析数据的收集、可靠性的经济特性建模、可靠性的经济特性分析、可靠性的经济特性控制四个环节。 张根保强调,企业的生产会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不断变化,因此,可靠性的分析与控制过程是一个动态的闭环反馈过程。通过可靠性经济分析数据收集,企业可以了解生产的实际情况,利用经济特性模型综合考虑各项决策依据,在经济特性分析后形成可靠性提升的决策,并*终通过经济特性控制反馈给企业生产过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定量分析,从而达到经济效益*优的效果。 可靠性经济分析数控主要包含产品的可靠性数据与经济性数据两个方面,具体有可靠性试验数据、用户使用数据、售后维修数据以及产品检测数据。 尽管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会产生一定的费用,但它与产品经济性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在张根宝看来,在经济学中,效用指的是消费者通过消费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度量,因此可靠性也存在相应的效用。产品可靠性的效用随产品可靠性的提升存在着效用曲线,可靠性越高,可靠性效用也越高,但边际效用却在递减。 比如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三个月的机床提升到平均无故障工作一年,用户会觉得机床的可靠性变化很大,效用增加明显。然而,将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两年提升到三年,用户却未必能够感觉到两者的明显差异。 确实,从三个月到一年,平均无故障时间每提升一个月,用户都能直观地感觉到机床可靠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边际效用,与直接经济效益、主观使用感受等多方因素有关。而从两年到三年,这种边际效用就会弱化很多。 因此,前者可靠性的提升可以被认为是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消费者也愿意为此买单,而后者在张根宝看来是多余的。 智能化要求高可靠性 不过当前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国际制造领域一种新的趋势。2011年德国在汉诺威博览会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如今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北京机床研究所所长刘炳业表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目标是工厂智能化。2013年美国以制造业回流为主题,开启智能时代的再工业化。日本在柔性制造的基础上,形成了当今比较成熟的智能化制造技术。中国目前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一些地区出现的用工荒也迫使制造企业向智能化方面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