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机床附件产业网
我的会员中心
首页 > 资讯 >行业资讯
化零为整佛山建立工业4.0协同创新生态圈
2015年02月27日 09:59 中国机床网

随着佛山将工业4.0写入市委全会报告,这座中国制造业之城开始了对标追赶的步伐,装备业再出发探索着向德国学习的新路径。
工业4.0就是要建立一棵树,它有很多分叉;追赶工业4.0是需要一步一步扎实地走的。从积极方面想,中国或可将进入4.0的时间过程缩短,德国要用三十年,中国可能用相对更短的时间实现。2月2日,前库卡机器人(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文志贤接受专访,就佛山工业4.0、机器人、先进装备业、技术创新、工业自动化等当前热点话题展开阐述。

作为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界资深人士,文志贤目前正在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进行机器人领域的创业,这使他对佛山制造业现状和问题有着更深入的思考。
他表示,佛山装备企业能够通过加强协调创新,加快走向工业4.0的过程。与此同时,佛山装备业仍存在不少创新方面的挑战等待突破。
学习德国是佛山装备业的新方向,在文志贤看来,德国工业中的严谨文化来自教育,而佛山在发展装备业方面,也亟需从基本的教育系统开始打基础。
【专家名片】
文志贤,前库卡机器人(中国)有限公司、库卡机器人(台湾)股份有限公司、库卡机器人(东南亚)有限公司总裁。德国库卡机器人乃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四大家族之一。
1986年,库卡机器人进入中国,当时,库卡公司将一台机器人产品赠送给了一汽卡车作为试用品,这台机器人也成为了中国汽车工业应用的**台工业机器人。至今,库卡在中国的发展已有29年。文志贤本人见证了这家德国企业20多年来在中国市场快速拓展的历程。
【他与佛山】
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旨在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重点围绕学校、企业的资源从点线面体四个维度进行整合。
这样的发展理念打动了文志贤。他在这个平台上,创立佛山安捷远程科技公司。
在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创新基地的签约活动(2014年12月23日)中,研究院签约多项重大合作项目。研究院文志贤团队合作研发智慧工厂项目正是其中一项。应研究院的邀请,文志贤担任机器人技术委员会主席。
机器换人一道人工和自动化平衡的命题
长三角以上市企业和大企业居多,而大企业对于自动化的接受能力更快,也有足够的财力进行自动化改造。珠三角则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在自动化改造方面要考虑成本的问题
记者:佛山传统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口红利的下降、土地资源的约束也促使企业去利用技术红利代替人口红利,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机器代人,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文志贤:机器不只是用来代人,它还可以在其他很多方面起到帮助,例如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降低能耗、降低管理费用等。机器不是简单的代替一个人,我们不能简单地从人口红利到机器红利这个角度去考虑。
记者:对于佛山来说,是否已经到了必须以机器红利去替代人口红利的时候,还是可以逐步推动自动化的提升?
文志贤:自动化的投入要从全局上进行衡量,这得取决于企业所属的行业、产品的性质以及整个产业规模。仅从产业规模来说,像美的这类大企业####有能力在自动化方面投入更多。所以说,人工跟自动化需要平衡的。
此外,成本是很重要的因素,这不仅针对中小企业。像此前某个国内大型手机代工企业推动机器代人计划时,曾与某机器人企业洽谈。该企业就说了一句话,如果一个机器人成本达不到5000美元,因为产品生命周期的考量,我们没法投入。所以成本问题是非常现实的,投入是以效益作为指挥棒。
记者:此前有媒体报道,浙江的机器人使用率已占全国15,仅去年111月浙江已实施机器换人项目6000项,长三角政府对机器换人计划的大力推动还吸引了一批国产机器企业落户长三角。这是否说明长三角在机器换人方面的投入和发展要优于珠三角?
文志贤:我认为,在机器人的投入和使用率方面,不能完全说长三角一定高于珠三角。
这和企业的规模相关,长三角以上市企业和大企业居多,而大企业对于自动化的接受能力更快,也有足够的财力进行自动化改造。珠三角则大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在自动化改造方面要去考虑成本的问题。此外,企业的产业性质也并不适合过多使用自动化机器。
但是,我们看到的数据都是表面的,其实数据的统计口径并不统一。长三角的数据之所以会偏高,主要是因为很多企业总部聚集在此,它的数据代表了全国数据。
事实上,在一些同等水平的制造企业层面,珠三角的自动化程度有些会比长三角高。
记者:您曾经在库卡工作二十多年,库卡机器人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呈现怎样的轨迹?
文志贤:库卡在东南亚和中国的公司都独立于德国公司,业务均是重新开始的。它在中国的成长曲线很陡。在20122013年两年内就实现了双位数的成长。
这是国内企业释放出来的一个信号,对高端设备的需求非常大。当国内产品要求的条件不一样了,质量就必须有所提高,没有高端装备生产不出来好的产品。
机器人产业发展对接应用迈接地气的步子
接地气的历程德国也曾经走过,它的机器人发展也是通过机器人企业去积极对接产业,走应用集成商的模式磨合出来,毕竟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需要解决方案。
记者:德国在2013年提出的工业4.0说法现在也受到佛山企业的广泛关注,其中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是工业4.0的两大主题,智能工厂是否就意味着无人工厂?
文志贤:工业4.0不是一定要跟机器人有关系,工业4.0的关键其实是效率。它是一个完备的神经网络。目标是建立有适应性、资源效率的智慧工厂。技术基础就是智慧整合感控系统和物联网。
现在企业内使用的机器人往往都是自动化孤岛,一个个机器人就像一个个孤岛,相互没有通信。工业4.0就是把这些岛和其他设备、甚至把供应商、客户需求全部连接起来,把信息集中成大数据,再做智能分析,提高适应性,从而把效率提高。
记者:事实上,现在佛山多数企业认为自己还处于工业1.0和2.0的状态,那么要追赶工业4.0,中国企业是不是还有很长的距离?
文志贤:去追赶工业4.0需要一步一步扎实地走。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高科技战略计划,即使在德国,各方对工业4.0可以实现的时间都有不同的说法。工业4.0就是要建立一棵树,它有很多分叉,可以努力的有多个方面。从积极方面想,中国企业还可以把这个进入4.0的过程缩短,德国要用三十年,中国可能用十五年甚至十年就可以,因为这是一个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时代。但中国企业还要从很多方面去努力,例如要做到协同创新。
记者:近年国内机器人技术在飞速发展,但我们观察到,相比起研发核心的芯片和本体技术,珠三角多数企业主要集中在集成应用领域,例如佛山广工大数控装备研究院孵化团队新鹏机器人的客户集中于陶瓷企业。而这种与产业相结合的研究也被认为更接地气,这是否代表了珠三角机器人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文志贤:珠三角企业在一些通用领域内进行集成应用已经很成熟。问题在于怎么去把它推广。在通用性方面,机器人的应用60是用在焊接领域,这也是应用*成熟*广泛的领域,例如研究院孵化企业泰格威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接地气的历程德国也曾经走过,它的机器人发展也是通过机器人企业去积极对接产业,走应用集成商的模式磨合出来,毕竟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需要解决方案。
记者: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但佛山装备制造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遇到一个困境,关键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企业巨头手里,因此即使做技术应用创新时都会遇到不少瓶颈。您认为佛山企业应该如何走出这一困境?
文志贤:在集成应用的领域,很多产品的研发是不需要国外的技术,只需要做好技术的接口即可。作为应用商,你不需要去重新开发基础软件这些东西。
集成的意义在于怎么把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做一个解决方案,服务好客户,因此对集成商而言,更重要的是做好售后服务的保障。
客服中心
服务热线:
业务咨询:
业务咨询:
在线客服:
    网站客服:
手机版
(c)2008-2018 DESTOON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28395号-32  鲁公网安备 37030402001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