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磨料磨具行业新标准一、国家鼓励制定团体标准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标准化改革的一项重要
-
机床工业发展的四个主要动力从范围来看,过去40年来机床工业的主要发展动力可归纳为“四大红利”,即改革红利,公开红利,发展红利和人口红利。1.改革红
-
通过数控机床的自主创新初次突破250,000台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在列入快报统
-
数控机床出现问题怎样找到并排除数控机床维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将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进一步的维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和销售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杭州市为主动适应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紧抓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的契机,加快推动杭州市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精神,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落实重点任务
(一)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技术、产品和服务
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立足杭州市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发展的现实需求和重点方向,加快发展自主智能制造技术和产品,重点发展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3D打印)装备、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以及相关智能制造技术,争取在新型传感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智能测量仪器仪表、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等智能核心领域取得突破,尽快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
围绕关键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终端应用等环节,立足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急需,重点开发焊接、涂装、装配、搬运、检测等工业机器人,提升控制器、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末端执行器、传感器等机器人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的自主配套能力。
针对行业应用特点,自主研发高精度复合型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专用智能设备、智能传感器及仪器仪表,重点发展具有行业特色的自动化专用成套设备、智能检测测试封装装备、智能物流成套设备、智能节能环保装备等智能化生产线及成套装备,推动生产过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重视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共性支撑技术发展,加快高端服务器、专用集成电路、物联网、工业互联网、通用软件、工业云和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机仿真设计、工业设计、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针对信息物理系统网络(CPS)的研发及应用需求,组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和相关工具、传感和通信系统协议等相关技术,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精确识别、有效交互与智能控制。

图片来自百度
(二)加快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和销售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跨界融合,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积极采用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等先进技术。
加快推进智能研发设计。推动研发设计与生产协同,应用图形化建模、快速成型与虚拟仿真等智能化设计系统,开展众包设计与定制服务,建立及时响应、持续改进、全流程创新的研发设计体系。
加快推进智能生产。鼓励企业采用自动识别、在线监控诊断、自动报警、数据挖掘等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制造执行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及数字化控制系统,提高在线监控、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分析水平。以智能工厂为目标,推进流程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在医药、化工、建材、冶金、纺织、化纤、印染、食品、饮料、造纸等流程制造领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创新,全面提升企业的资源配置优化、实时在线优化、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决策科学化水平。以数字化车间为目标,推进离散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在装备制造、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家电、服装等领域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工序,推进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基础数据共享,实现企业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监测、物流等环节的集成优化。
加快推进智能管理。鼓励企业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客户关系管理等应用和系统集成,促进生产与销售、业务与财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实现智能管控。
加快推进智能服务。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网络协同开发、电子商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形成完善的基于个性化定制需求的企业设计、生产、供应链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快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实施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
围绕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以提高产品质量、性能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为方向,加快工艺优化改造,重点推广提高产品可靠性、性能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先进制造工艺、安全生产工艺等,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鼓励企业在实施兼并重组的基础上加快改造提升,激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坚持抓大与活小并重,争创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促进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的良性互动、互补发展。
(三)加强工业基础能力建设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简称四基)是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所在。按照工信部推进工业强基实施方案的要求,研究制定杭州市加快工业四基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争取在高端服务器、集成电路、机器人、数控机床、大型成套设备、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发电设备、半导体照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突破一批四基产业,推动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协同发展。积极开展工业强基示范应用,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试首用政策,支持工业四基推广应用。鼓励企业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加速传感器、数控装置及智能控制系统与传统产品的融合,提高产品信息化水平,引导信息消费新潮流。 [1][2]下一页